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推动核科学知识普及,7月3日至5日,团中央核芯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宣讲队走入罗山县新村社区及周边区域,以“社区主会场+公园流动站+家庭微课堂”的立体模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声架起科学精神与民生烟火的桥梁。
图为实践队员与社区居民合影
社区活动室是活动的主阵地。宣讲队以互动问答“破冰”,设置“‘两弹一星’指什么?”“人造太阳为何像恒星?”等问题,居民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队员们还用PPT串联了“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于敏构型突破技术封锁”等元勋事迹,配合“华龙一号”“人造太阳”纪实视频,直观展现“两弹一星”精神在当代核科技中的延续,引发居民共鸣。
图为实践队员在组织社区居民观看“华龙一号”“人造太阳”纪实视频
公园流动站则主打“轻互动”。队员手持“核科学小知识”卡片,结合晨练、遛娃等生活场景,用“香蕉也有辐射”“人造太阳像太阳发光”趣味讲解,穿插“两弹一星”时期科学家用算盘计算数据的故事,自然解答“核辐射是否有害”的疑问,将核精神融入“家长里短”。
图为实践队员在公园附近为社区居民讲解核科学小知识
家庭微课堂更显温度。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队员走进20余户家庭,针对居民具体需求答疑解惑。二孩妈妈王女士追问“辐射对孩子有影响吗”,队员结合手册里的“日常辐射值对比表”解释:“核技术用对了,反而是守护安全的‘盾牌’!”活动尾声,社区刘爷爷感慨:“孩子们用PPT、小卡片讲得实在,原来‘两弹一星’精神就在现在的‘安全电’‘方便检’里!”
图为实践队员在社区居民家中讲解核科学小知识
实践队队长表示,用“接地气”方式讲“高大上”精神,让居民从“听不懂”到“主动问”,是此次实践最大的收获。未来,实践队将持续优化宣讲形式,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更多角落生根发芽,用青春力量续写科技报国的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旭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