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家访则是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温暖纽带。2025年7月10日,“‘铜’心‘碳’索”科普队秉持着助力学生科学成长、深化家校协同的理念,开展家访活动,走进二年级学生陈佳瑶的家庭,探寻孩子科学梦的成长土壤,传递科普教育温度。
陈佳瑶同学就读于中心小学二年级,家访当日,科普队队员身着统一队服,带着对学生成长的关切,踏入位于通州川军庙村的家。不大的屋子里,摆放着简单家具,墙上的装饰朴素却透着生活气息。孩子父母在外务工,家中除了奶奶还有一位哥哥,忙碌与平实交织,构成了小佳瑶的成长环境。
队员轻声询问孩子:“佳瑶,你在科学课上最喜欢做什么呀?” 小佳瑶眼睛一亮,稚嫩的声音响起:“喜欢做实验!老师教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可有意思啦,回家还和哥哥说,想知道好多好多科学秘密!” 当被问到想当科学家研究什么,孩子认真回答:“想研究天上的星星,还有怎么让植物长得更快更好!”眼神里满是对未知的向往,课堂上专注认真的模样,也在交流中清晰呈现。
图为老师与佳瑶的采访照片
队员转而与佳瑶家长交流,“您平时看孩子在家会捣鼓些科学小玩意儿不?” 奶奶笑着说:“这孩子,有时候会找些瓶子、树叶,说要‘做实验’,咱也不太懂,但看她高兴,就由着她。就是希望她能多学知识,咱也帮不上啥忙。” 队员赶忙回应:“您放心,科普队就是想带着孩子探索科学,课堂上会设计有趣的实验、讲解知识,也会引导孩子把兴趣延续到生活里。孩子喜欢科学、积极上学,这特别重要,也多亏您和家人的支持。”奶奶在一旁补充:“孩子回家总说科学课好玩,说老师教的东西新奇,也觉得挺好,孩子能有兴趣,比啥都强。”
佳瑶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对科学课的热情高涨,梦想成为科学家。此次家访,科普队不仅深入了解孩子学习生活全貌——家庭的支持、孩子在课堂外对科学的自发探索,也让家长更明晰科普队支教工作的方向与意义。家长对科普队的肯定,“孩子挺满意,积极上学” ,是鼓励更是鞭策。
图为老师与其他同学的采访照片
科普教育的种子,需要学校、家庭共同浇灌。这次家访,是“‘铜’心‘碳’索”科普队践行家校共育的生动实践。未来,科普队将继续穿梭于校园与家庭之间,倾听每个孩子的科学梦,整合家校资源,设计更贴合学生兴趣与成长需求的科普课程,让科学的火种,在家庭的滋养、学校的培育下,燃烧得愈发炽热,助力更多像陈家佳星这样的孩子,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勇敢追梦,奔赴星辰大海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谭大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