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踏歌行、探秘英歌魂——广东培正学院“初心”党员志愿服务队普宁大坝镇英歌舞文化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1 18: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晓彤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 7月9日讯(通讯员 林晓彤 陈思思 詹广明)当城市青年与千年非遗相遇,当文化调研融入乡村振兴图景,一场关于传承与发展的“双向奔赴”在这个夏天悄然展开。近日,广东培正学院“初心”党员学生志愿服务队深入揭阳市普宁市大坝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为纽带,在普宁大坝镇中茵文化园的支持下,开启了一场文化传承探索与乡村发展观察之旅。队员们用脚步丈量非遗的深厚底蕴,以青春活力激活乡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溯源英歌

在英歌情剧场排练场所,团队与非遗传承人及青年演员展开了一场破圈对话。

图为队员采访英歌舞非遗传承人。供图 陈思思

调研首站,“初心”团队走进了英歌情剧场的排练核心区域。在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队员们深入排练场地与后台,耳畔渐次清晰的是锣鼓铿锵与木槌击打的激昂交响。训练场内,青年演员方钊楠、陈少聪正带领团队专注排练。双槌击打,气势如潮水般层层推进;脚步腾挪,力道似猛虎下山般刚劲威猛。训练采用的是老队员带新队员模式,确保了训练工作的严谨有序。

图为英歌舞演员表演前准备。供图 陈思思

图为英歌舞演员化妆。供图 陈思思

沉浸体验

“初心”团队的队员们不仅近距离观察,更亲身参与其中,学习英歌舞的基本功——双槌击打与八字步法。通过切身体验,队员们深刻领悟到这项“中华战舞”的独特魅力:它既蕴含武术的雄浑刚健,又兼具舞蹈的韵律柔美,更是潮汕人民团结奋进、拼搏向上精神的鲜活写照与具象化表达。与非遗传承人及青年演员的深度交流,更是一次宝贵的“破圈”对话,揭开了英歌舞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密码。

图为队员学习英歌舞动作。供图 陈思思

图为队员学习英歌舞动作。供图 陈思思

光影史诗

随着战鼓擂动,“梁山好汉”踏着铿锵节奏破阵而来。团队集体随着人潮进入英歌情剧场的观众席,欣赏了一场演绎普宁英歌舞发展历程且让人心如潮涌的情景剧。

图为英歌情表演。供图 黄宽

演出开始,随着战鼓擂动,“梁山好汉”踏着撼人心魄的节奏破阵而出。整场演出分为五个篇章,一幕一故事,生动演绎了普宁英歌舞的源流与发展历程。演出不仅聚焦英歌本身,更巧妙融入了萌态可掬的青狮、流光溢彩的嵌瓷、独具风韵的婚嫁习俗,以及贺灯、营标旗等喜乐祥和的传统民俗活动,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潮汕文化长卷。这场视听盛宴,让队员们心潮澎湃,对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坚韧魂魄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

图为英歌情表演结束后队员与演员合影。供图 林晓彤

此次普宁之行,“初心”党员学生志愿服务队以青春之名赴文化之约。在英歌舞铿锵有力的节奏中,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文化传承沉甸甸的分量,也清晰看到了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与蓬勃希望。青年一代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使命,携手各方力量,致力于让非遗的种子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让青春的足迹成为助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最生动注脚,共同谱写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晓彤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