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永新县烟阁乡,暑气蒸腾,蝉鸣阵阵。7月8日至9日,一场主题为“大手拉小手,让爱不留守”的八点半小课堂在长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温情启幕。青知力行· 党建中心实践队青年们化身“小老师”,为村里的留守儿童精心打造知识乐园,将科学的星光、创意的色彩、安全的护盾与翰墨的馨香,播撒进童心深处。
▲图为实践队与烟阁乡政府工作人员、实践站负责人合影
安全护童心:防溺水课堂筑牢生命之堤
实践队员与烟阁乡政府妇联志愿者默契携手,以情景模拟、互动问答为“教具”,将防溺水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教育课。孩子们专注聆听野外水域风险警示,在志愿者手把手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呼救手势与水中漂浮技巧。“不可独自下水”“遇险大声呼救”的叮嘱,声声入耳,句句入心。这堂课不仅教会孩子们识别危险,更赋予他们守护生命的底气,为夏日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图为对小朋友宣传防溺水知识
草帽绘乡情:稚手绘就夏日清凉礼
当素朴草帽遇见斑斓童心,一场创意迸发的“草帽DIY”悄然展开。孩子们执笔挥洒,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凝于笔尖。在实践队员的温情引导下,一顶顶草帽蜕变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孩子们亲手将这份凝聚心意的清凉赠予田间辛劳的村民。彩绘草帽不仅遮住了酷暑骄阳,更串起了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心间的暖流,为乡村增添一抹和谐亮色。
▲图为diy草帽成果展示
翰墨传薪火:三代执笔续写文脉长卷
在素有“书法之乡”美誉的长富村,一场跨越时光的文化接力正在笔尖流淌。村中一位老教师欣然执笔,将毕生积淀的书法精粹倾囊相授。实践队员们屏息凝神,感悟点划间的千年风骨,随后又将这份文化星火传递至孩子们手中。从师者到青年,从青年到孩童,墨香在接力中生生不息,文脉于无声处绵延承续。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老人学习书法
巧手塑童梦:粘土世界绽放合作之花
五彩粘土在孩子们指尖翻飞起舞,揉捏塑形间幻化出无限奇趣。有的专注雕琢心中奇景,有的三五成群共塑梦想。实践队员化身创意伙伴,适时点拨引导。一块块平凡粘土被赋予鲜活生命,成为承载童心与协作精神的独特纽带。指尖的每一次触碰,都在诉说陪伴的温度,团队合作的种子悄然生根。
▲图为小朋友diy黏土成果展示
科学燃星火:趣味实验点亮探索明灯
“流星雨”在瓶中倾泻而下,“密信”字迹于喷雾中神奇显现……维生素B2与维生素C带来的魔法时刻,引发现场阵阵惊叹。孩子们眼中求知的光芒,正是科学火种被点燃的明证。这些直观奇妙的实验,不仅揭示了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更在幼小心灵深处播撒下探索未知、热爱真理的种子。
▲图为小朋友亲手体验科学小实验
这场持续两日的“八点半小课堂”,早已超越活动本身的意义——孩子们收获了安全自护的知识之盾、艺术表达的创造之乐、文化传承的翰墨之根、协作共进的巧手之趣、科学探索的智慧之光。青春的热忱与童真的纯粹于此交汇,大手牵小手的温度消融了留守的孤寂。
长富村的悠悠蝉鸣,从此多了一段关于爱与成长的隽永回响。党建中心青年以知识为桥,以真心为伴,不仅为留守儿童推开一扇眺望广阔世界的窗,更以青春实践为笔,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添注了一抹温暖而坚韧的亮色。(通讯员 刘全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全洲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