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7 月 11 日讯(通讯员 余淑芳、蔡晓芬),岁月酿珍味,匠心传非遗。为探寻传统技艺的传承密码,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2025 年 7 月 6 日,广东培正学院 “毅行” 乡韵弘法实践团走进粤北连州东陂镇的关遂昌腊味文化体验馆,与非遗传承人关治欢会长展开深入对话。此次探访,旨在挖掘东陂腊味背后的岁月沉淀,为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注入青年力量。
对话关氏会长,解码东陂古艺精髓
“毅行” 乡韵弘法实践团成员与腊味传承人关治欢交流时获悉,作为第三代传人的他,于改革开放后学做腊味,2004 年牵头成立东陂腊味协会。往昔,腊味远销香港、东南亚;如今交通畅达,销路已遍布全国。2020 年起,他借抖音平台培训员工与企业,历经两三年转型,超七成腊制品通过该平台销售,直播带货不仅大幅提升销量,疫情期间的宣传效果更胜电视台。
采访尾声,关会长对年轻人寄予厚望:老手艺传承需年轻人接棒,时代虽变,匠心不可改,更盼年轻人能吃苦、坐得住冷板凳
(图为采访图片,周雅婷摄)
(图为采访图片,周雅婷摄)
访腊味文化馆,寻匠心传承脉络
踏入关遂昌腊味文化体验馆,陈列架上油润的腊味整齐码放,肥瘦相间的纹理间浸透着岁月酝酿的醇香。墙上老照片串联起时光长卷,从清末的手工作坊到现代标准化厂房,一帧帧影像诉说着百年技艺的传承韧性。“毅行”乡韵弘法实践团成员在图文展板前驻足凝视,于工艺展示区俯身细观,循着腌制、晾晒、发酵的流程痕迹,探寻腊味从传统手艺到现代产业的蜕变密码。
(图为参观图片,贺韵迪摄)
(图为活动图片,余淑芳摄)
此次采访,“毅行”乡韵弘法社会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了关治欢会长对东陂腊味的热爱与坚守,也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相信在像关治欢这样的传承人的努力下,东陂腊味这一非遗瑰宝将继续绽放光彩,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撰文 | 余淑芳
图片 | 贺韵迪、余淑芳、周雅婷
审核 | 梁志新、舒锦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晓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