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岛斫琴工坊,共鉴古琴非遗魅力

发布时间:2025-07-10 20:5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伊孜涵,王东煜,赵青云,董翔   阅读 3.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山东两市非遗诸城派古琴艺术调研团队走进山东省青岛市李仕政老师的斫琴工作室,开启了一场关于古琴制作与传承的深度探索之旅。

调研伊始,团队成员在与李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李老师是书法专业出身,因一次作书法裱装的契机,在师父梁远、王亚雄的引领下,投身于古琴制作,至今已13载。李老师说“艺术是相通的,正是这份热爱使其与古琴结下了缘分”。李老师表示古琴制作过程中最有困难的环节就是刷大漆环节,因易致过敏现代大多用化学漆来代替大漆以图便捷,但对匠人健康不利且影响琴的音质,凸显了传统大漆在古琴制作中的不可替代性。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诸城派古琴调研团队队员与李仕政老师进行交谈

随后,李老师引领团队翻阅古琴图鉴,详细介绍了宝琴等典型琴类,并讲解了灰胎等专业知识。李老师表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做琴的工艺没有流派,但不同的人弹琴,长此以往琴的音色会因这个人的特质而发生变化”,不同性格的人弹琴对琴的音色有着微妙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琴的精妙之处。李老师还欣喜地提到,古琴从昔日的仅52个人会弹,发展到每年递增超10万人,是非遗项目中发展势头极好的。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诸城派古琴调研团队成员观看李仕政老师斫琴刷漆过程

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斫琴工坊,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古琴,李老师特别介绍了制作最为复杂的“百纳”琴,其面板由数百块小木片精心拼接而成,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随后,李老师现场展示了刷大漆、试音、挖空槽腹等古琴制作的关键过程,并让每位成员都亲手尝试挖空槽腹的环节,深刻感受到了古琴制作的魅力。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诸城派古琴调研团队与李仕政老师合影

调研结束时,团队成员向李老师致以诚挚感谢,并赠予锦旗以表敬意。此次探访不仅让团队成员对古琴制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团队成员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青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