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点人生“虔南星火”支教团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小密乡祖彬留守儿童成长乐园进行了第三日的教学活动。经过两天紧张有序的教学实践,教学流程已逐渐步入正轨,各项教学任务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上午8点整,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的教学内容之中。
国画课上,吴通老师以 “水墨丹青” 为切入点,引领孩子们踏入中国传统艺术的殿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 “水墨交融”的奥妙。他解释道,墨分五色,而这五色在一笔一画间尽显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随后,他拿起毛笔,亲自示范握笔的正确姿势,孩子们也跟着模仿起来,那稚嫩的手腕吃力地提起笔锋,在宣纸上勾勒出人生中的第一道墨痕。课堂里,墨香氤氲,孩子们的眼神随笔锋流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脉搏。
图为吴通老师指导小朋友们握笔姿势
图为小朋友作品展示
古诗鉴赏课堂上,支教老师张昊然以崔颢的《登黄鹤楼》为切入点,引领孩子们探索诗词的魅力。孩子们屏息聆听,仿佛透过诗词,感受着千年前文人的忧思与坚韧。
音乐课上,支教老师王子恒用音符为孩子们开启艺术之旅。老师组织了趣味十足的节奏游戏,孩子们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感受音乐律动。当《明天会更好》的旋律响起,孩子们专注跟唱,用稚嫩的嗓音唱出对未来的憧憬。课程最后,全体师生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清澈的童声饱含深情,为这堂温暖的音乐课画上圆满句号。
图为王子恒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进行节奏游戏
下午的手工课堂上,李雅慧和周怡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创意手工之旅。五彩的扭扭棒在孩子们手中跳跃,两位老师耐心示范五角星的制作技巧。“把手指放这里,一捏,是不是出来一个弯?”李雅慧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手把手指导,孩子们专注地跟着老师的步骤,将柔软的扭扭棒折出漂亮的弧度。不多时,一颗颗鲜艳的五角星在孩子们手中诞生。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教室里洋溢着创造的快乐与成就感。
图为李雅慧老师教小朋友们捏扭扭棒
图为手工课后合影
最后一节体育课上,宋迅、茹文泽老师带领孩子们畅享运动快乐。足球场上,孩子们奔跑、拼抢,欢声笑语回荡;乒乓球台前,师生切磋,气氛热烈。运动点燃孩子们的热情,也为支教之旅添彩。
第三天的教学活动圆满落幕,南航支教团用艺术与文化的滋养,为留守儿童的童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支教团成员们表示,他们将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用爱与知识为孩子们搭建通向未来的桥梁,让艺术与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希望的花朵。
撰文 | 刘珍祯
图片 | 茹文泽
审核 | 赵艺媛 伏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包智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