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莞邑田韵农潮先锋突击队 | 步履丈量,青春问乡——广科“er”的城乡调研日志

发布时间:2025-07-10 19: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卢铭欣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卢铭欣、陈誉邦、冼珊珊) 七月盛夏,青春飞扬。广东科技学院莞邑田韵农潮先锋突击队,迎着烈日,深入东莞市南城街道水濂社区城乡基层一线。他们用细致入微的实地走访摸清基层脉络、倾听民声民意,将每一份期盼与诉求都认真记录。这群眼眸闪烁着热忱的年轻人,正以纯粹的赤诚之心为笔,以扎根大地的扎实行动为墨,为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注入着滚烫而澎湃的青春动能。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调研中交谈(黎延勋摄)

为深入贯彻国家城乡融合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精准对接新时代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队员们以探索水濂社区城乡融合发展情况为主题,精心设计问卷与访谈提纲,深入学校、社区、公园等基层一线开展调研。通深入学校课堂、社区服务中心、公园活动广场等基层场景,通过 “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的立体化调研模式,全景式采集多维度一手资料,精准把握城乡融合中的现实堵点与发展诉求。调研过程中,当地群众积极响应、热情参与,不仅为调研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更是凝聚成科学决策的坚实民意基础,为后续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源自基层的智慧与力量。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调研中访谈(陈誉邦摄)

走访调研中,队员们通过与老“莞”人、新“莞”人及“流动人群”的面对面交流,全面梳理了当地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多元问题,不同群体的切身感受为破解城乡融合难题提供了鲜活参考。老“莞”人表示多数居民对于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与内涵认知存在偏差,这些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乡融合工作的推进效率。;新“莞”人表示大多数区域面临规划体系不完善、配套设施短缺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新市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流动人群”表示,东莞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部分偏远镇村与中心城区在公共服务质量上存在断层,莞城乡发展较为不均衡,跨区域协同机制不够顺畅,城市体验感欠佳。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水濂村史馆了解历史(黎延勋摄)

为精准把握调研方向与核心问题,队员们走进社区村史馆进行探访。馆内陈列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以及记录时代变迁的老物件,生动呈现了社区由传统乡村迈向现代城镇的奋斗历程,为队员们了解当地发展脉络提供宝贵史料。

▲图为突击队员聆听讲解员讲解(黎延勋摄)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仔细观看展品、认真聆听讲解,通过追溯社区的起源、演变及重大发展节点,深刻感受当地城乡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巨大变迁。此次深入历史现场,队员们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深化对社区现状的理解,并为后续开展城乡融合调研工作积累真实案例、理清现实脉络。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调研中交谈(黎延勋摄)

团队成员累计发放问卷103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有效性为90.29%;访谈人数为95人。在接受访谈的95名水濂社区居民中,61.05%的受访者表示对城乡过渡带治理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模式和实践项目了解不足,仅19.90%参与过相关主题的社区活动或产业项目,这表明居民对城乡融合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认知和参与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为突击队队员员在调研中交谈(钟泳欣摄)

以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倾听民声,广东科技学院莞邑田韵农潮先锋突击队深入城乡角落,将青春热忱融入城乡调研实践。他们正以实际行动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青春活力,在时代的画卷上勾勒出属于青年一代的鲜明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铭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