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耕耘,点亮中国AI未来
当算法的星光遇见年轻的锋芒,一个关于中国AI未来的宏大叙事正悄然书写。
在过去的九年中,商汤奖学金已不仅仅是一项AI领域顶尖本科生资助计划,更已成为中国AI新青年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九年来,商汤奖学金已成功资助了250名来自全国顶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本科生,他们带着对智能世界的憧憬与探索未知的勇气,从这里启程。
商汤奖学金支持那些具备突破性潜质、不随波逐流、勇于执笔书写AI未来的年轻探索者。这些青年才俊,既是AI技术革命的见证者与受益者,更是未来智能世界的参与者与定义者。他们的成长轨迹,印证了商汤奖学金在发掘、培育中国下一代科技领袖方面的深远意义与卓越贡献。
在AI技术日新月异、深刻重塑世界的背景下,商汤奖学金持续九年投入,展现了对中国AI基础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坚定承诺。它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认可,激励他们在关键领域攻坚克难,推动AI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并将智慧的结晶嵌入时代发展的进程。
2025商汤奖学金揭晓,30位新星闪耀登场
2025年,商汤奖学金评选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顶尖高校的百余位学子踊跃报名。经过资格审查、线上函评、面试终评及综合审议等环节的严格筛选,30名在AI领域展现出卓越潜力的顶尖本科生最终脱颖而出,荣获2025年商汤奖学金!
今年的获奖者专业背景多元,广泛分布于计算机、软件、电子、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更有同学在心理学、语言学等交叉学科背景下展开研究,积极探索更贴近生活实际、符合未来趋势的AI发展新路径。
部分2025年商汤奖学金获奖人:
追本溯源的AI破译者 (清华大学 姚班 大三)
初始化思维引擎 (清华大学 电子系 大三)
畅想未来的实干家 (清华大学 姚班 大二)
编织AI记忆的硬件探索者 (北京大学 信班 大三)
心系现实的象牙塔破壁人 (北京大学 智班 大三)
探索“交叉领域”的斜杠青年 (上海交大 ACM班 大三)
A robot fan (上海交大 人工智能班 大三)
不务正业的摇滚爱好者 (上海交大 计算机学院 大三)
爱写码、爱生活的梦想家 (浙大 竺可桢学院图灵班 大三)
持续进化的思考机 (电子科大 “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大二)
涉猎多领域的Geeker与创投玩家 (华中科大 计算机学院 大二)
追本溯源的AI破译者
清华大学姚班大三年级第1
发表ICLR 2025共一、NeurIPS 2024共一、ICML 2025共一各1篇
NOI银牌
“最初接触AI时,我以为AI训练就是调参‘炼丹’,对此有些心生抵触。但着手科研后,我逐渐认识到,那些重要的突破背后,往往有一些关键的insight支撑,而非遍历指数大的搜索空间得来。或许科研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insight的过程。这种insight可能来自对实验现象的严谨分析,数学理论上的推导,也可能来自与他人的交流讨论。
当前人工智能理论似乎落后于工程实践,人们还很不理解‘黑箱’的背后是什么。但我仍相信我们将来会对人工智能的各方面有一个较完善的理解,并最终指导实践。”
初始化思维引擎
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三年级第1
发表1篇 ICCV 2025共一
可变视觉位置编码框架
“清华电子系的‘因材施教’计划是我走进AI世界的起点。起初面对这个领域时,我也经历过迷茫与反复试错,但正是在不断积累中,我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AI的发展充满未知,也正因如此更令人期待。希望未来,能在下一个GPT时刻或Transformer变革中,留下足迹。”
畅想未来的实干家
清华大学姚班大二
NOI全国第一入选国家集训队,ICPC World Final金牌,IOI、ICPC、CCPC第一
发表SODA 2025一作、NeurIPS 2024二作各1篇
“进入AI领域后,我原先主要想往理论计算机科学方向发展,但后来慢慢感到做理论只是一种理性的愉悦,也逐渐想要做点能够真正改变世界的工作。身边许多朋友及幼时崇拜的学长都投入了AI领域,我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做出自己的贡献。眼下我的兴趣点在于生成模型,尤其是LLM。前段时间对RL很有自信,现在深入研究后思考地更加理性了。我希望能够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最终有一天能实现AGI。”
编织AI记忆的硬件探索者
北京大学信班大三专业第2(专业课第1)
发表1篇ICCAD 2025共一
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 · EDA精英挑战赛总冠军,DAC 2025系统设计竞赛冠军
KV缓存的存储瓶颈问题
“我的原专业偏向底层器件与电路设计,一次偶然的机器学习课程使我果断转向了高效AI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我还对AI Memory机制特别感兴趣。深入探讨大模型中的Memory机制,对于硬件的存储、访存、通信和计算等性能指标有更细粒度的需求,体现出对于硬件架构优化的必要性。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将继续深耕硬件架构和软件算法的创新,聚焦于AI Memory机制的高效实现,致力于为大模型的高效推理与长期记忆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
心系现实的象牙塔破壁人
北京大学智班大三年级第2
发表1篇ICCV 2025一作
利用大型语言模型为交互识别提供细粒度的语义增强
“我与AI初识始于打算法竞赛时听说了AlphaGo,当时很惊叹于算法能够解决很多真实世界中人们关心的问题。高考后选专业时,我抱着‘想让自己的工作帮助到更多人’的想法选择了AI。AI不是象牙塔里的珍珠,它注定要面对更广大的世界和人们。
我目前的研究关注3D视觉的理解与生成,希望在这个领域探索一些全新的范式(例如用agent的模式做一个3D Cursor),给整个community带来一场重要的变革。”
探索“交叉领域”的斜杠青年
上海交大ACM班大三专业第3
十年时间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
发表DAC 2025 Oral共一、ICCAD 2025一作各1篇
“我的第一篇发表工作始于好兄弟的热情邀请,合力突破瓶颈后,我俩迅速完成了技术设计和论文撰写。然而在投稿前一晚,成果意外被导师否定,这个深夜我们保持冷静、埋头码字,最终在破晓时分完成了论文重构,赶在DDL前成功提交。
我的长远目标是打造人人适用、高效快速的多模态视觉生成模型——譬如让每个人都能生成自己或所爱之人的形象,像‘视频电话’那样进行交流,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阻隔。未来我希望能在算法/训推系统/后训练优化上为之努力。”
A robot fan
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班大三
发表机器人国际顶会RSS 2025一作、三作各1篇
创新性实现“人形机器人走梅花桩”
“我最初接触 robot learning,是受到B站up主何泰然学长(@whynotTV)的启发。他从零开始搭建整个system并最终让四足机器人敏捷奔跑的画面使我大受震撼。在他的热血活力感染下,我开始了这条充满挑战的研究之路。我曾尝试调试一台人形机器人,却面临了许多困难:由于训练出来的 policy 不够稳定以及机器人‘脚劲’极大,总是破坏刚搭建好的场地,使我陷入了‘拆场地—修场地—调policy’的循环中。同组的学长们帮我一起修复现场、调整训练细节,最终我们在大年初四完成了工作。这段经历于我而言充满艰辛却又意义非凡,同时我也期待机器人技术能不断推进落地应用,真正走进人们生活、提供帮助。”
不务正业的摇滚爱好者
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大三
发表1篇COLM 2025共一
论文LIMO 半年内获github 900+ stars、160 Citations
“现在的大语言模型推理领域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其中,作为可验证复杂推理问题的数学推理成为了绝佳的应用环境。但我想,所谓复杂推理的价值远不会止于数学,我们需要更统一可学习的奖励系统、更通用的环节实现推理的泛化,需要多模态、智能体等等场景下的可靠推理。这些场景的发展道路尚模糊,但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越发清晰。”
爱写码、爱生活的梦想家
浙大竺可桢学院图灵班大三年级第2
发表1篇ACL 2025 Oral共一
6Dof可控图像插入模型
“这一路上最感激的是我的师兄,他的理性、理解使我总能和他一起冷静分析、解决问题。科研路上并不轻松,相信自己在未来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挖掘生成模型的更多可能性。
我目前对可控图像生成模型非常感兴趣。在多条件、高一致性、保真度等更高的要求上,现有的模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能够设计一些机制,促进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可控图像生成。”
持续进化的思考机
电子科大“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大二年级第1
发表AAAI 2025 Oral共一、CCC 2025 Oral共一、SCI一区Top期刊学生二作各1篇
“我先是在人工智能与智能电网的民生所系的交叉领域进行科研入门,再逐步探索图像生成、多模态融合、多模态大模型,从传统走向先进,从基础走向前沿。我和同学还一起创立了电子科大第一个人工智能社团‘UESTC AI社’,这群热爱AI的人聚集在了一起,成为支持我前行的火与光,‘How far are we to real AGI,and what’s next?’身处这个时代我倍感幸运,与最先进的智力聚集在一起,不分国界人种,共赴伟大目标。”
涉猎多领域的Geeker与创投玩家
华中科大计算机学院大二
发表ACL 2025一作、ACL 2024一作、NeurIPS 2024共一各1篇
Hackathon爱好者,开源爱好者,Github 3000+ star
“我与AI领域结缘于22年底在硅谷爆火的ChatGPT,我深刻感受到了它具备重塑各行各业的潜力(这得益于创投对我的影响)。随后,我决定全身心投入AI领域,转至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当前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情感智能和视觉-语言推理。要想实现AGI,单纯的逻辑推理是远远不够的,我将深入研究人类的情感推理,致力于赋予AGI像人类一样理解和处理情感的能力;同时继续在视觉-语言推理领域深耕,挖掘二者相辅相成的价值。”
2025年商汤奖学金获奖者的亮相,标志着新一代科技领袖的雏形已然显现。这250位青年及其后继者的故事与成就,将影响整个行业和一代代投身其中的人。他们将在AI赋能千行百业的伟大征程中,贡献不可或缺的中国智慧与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