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蒋芳、欧阳语涵) 2025年7月2日至7月10日,麻阳苗族自治县兰里镇高坪村的夏天,因为怀化学院“文青新声”实践团支教组的到来,多了一份别样的艺术温度与欢乐。他们为村里的二十余名孩子精心准备了三堂艺术体验课,用创意和陪伴温暖了孩子们的暑期时光。
剪贴诗意,把夏天装进画里。在支教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出教室,收集树叶花草,剪下旧报文字。稚嫩的小手将自然馈赠与字词巧妙粘贴,创作出充满童趣与诗意的拼贴画。专注的小脸上,是发现美的惊喜。
▲图为蒋芳在给同学们示范剪贴技巧。(李思颖 摄)
有的孩子将“阳光”字样与金黄的雏菊贴在一起;有的把“小溪”贴在剪下的波浪形蓝色彩纸上,旁边粘上几片细长柳叶;几个小伙伴合作,用找到的“黄昏”、“风铃”、“梦”等词语和捡来的狗尾巴草,共同创作了一幅名为《夏之恋》的立体拼贴画。剪刀的“咔嚓”声、胶水的涂抹、专注的讨论,让教室充满了诗意的氛围。
▲图为孩子们的作品展示。(李思颖 摄)
扭塑童趣,让想象在指尖跳跃。老师现场示范了用扭扭棒制作小南瓜、爱心、眼镜等基础造型的步骤。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了,开始动手尝试。细长的绒线在稚嫩的小手中翻飞、缠绕、固定。不一会儿,讲台上就摆满了孩子们的作品:圆滚滚的小南瓜憨态可掬;爱心表达着纯真的情感;造型各异的眼镜戴在孩子们鼻梁上,引发阵阵欢笑。扭扭棒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立体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有趣玩具。
▲图为孩子们正在制作作品。(李思颖 摄)
点染非遗,让传统之美流淌心间。清水为纸,颜料作画。孩子们屏息凝神,体验非遗漆扇的“水中点染”。当洁白的扇面浸入斑斓水色再提起,瞬间定格下星河般绚烂的图案。惊叹声中,东方美学的种子悄然播撒。孩子们学着滴入心仪的颜色,小心翼翼地在水中勾画,屏住呼吸完成拓印。当揭开扇面的那一刻,每一把扇子都呈现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流彩效果,有的如灿烂星河,有的似泼墨山水,有的像春日花园。
▲图为孩子们正在合作完成漆扇。(李思颖 摄)
三堂课,三种艺术形式,同样的创造热情。剪贴诗意、扭塑童趣、点染非遗,是怀院学子送给苗乡娃的夏日礼物。他们用热情,引导孩子们感受美、创造美。当孩子们骄傲地举起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那纯真的笑容,就是对这个温暖夏天最美的诠释。这份温暖,也成为彼此珍藏的夏日记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米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