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曾杰兰) 为响应“百千万工程”号角,2025年7月8日至9日“暖耆逐光”星火实践突击队深入东莞铁岗村。聚焦“扶老助幼”,聆听川籍奶奶点赞铁岗村惠民养老,也关注服务覆盖挑战;探访祠堂古榕下互助圈,见证村委支持粤乐社点亮银龄乐活;在红棉传说与村史中触摸文化根脉。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青春传承温度,在“百千万”田野上,他们争做乡土温情的传递者、老幼需求的守护者!
走访四川籍奶奶
7月8日下午,他们在铁岗村进行问卷调查,感受到村民的热情,重点采访了一位60多岁的四川籍奶奶,她已在东莞生活十余年。奶奶高度赞扬了当地政府的惠民政策,尤其是养老服务方面:敬老节的暖心活动、日常丰富的文艺表演以及工作人员的定期走访,都让她倍感关怀。不过,她也指出,这些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但存在普及率不高、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特别是像她这样的外地户籍老人参与度有待提升,这一反馈为后续调研提供了重要方向。
踏勘村落历史文化
7月9日上午,他们按导览路线深入了解铁岗村。在红棉公园,管理员讲述了古木棉树“红棉护村”的历史故事;登上虾公山观景台,观察到年轻村民休闲钓鱼与老人在凉亭闲聊共存的“休闲-旅游-养老”空间重叠现象。随后走访铁岗祠堂,在古榕树下目睹老人围坐聊天,延续“祠堂议事”传统,形成互助圈;祠堂内《功德录》记载着宗族互助历史。最后在村史馆,挖掘了村落的经济文化发展史与代际传承,沿途还了解到碧路码头区的变迁及祠堂“功德碑”为互助养老提供的历史佐证。
偶遇粤乐社与访谈
7月9日下午调研途中,一阵悠扬的粤剧唱腔将调研队吸引至村中古朴的粤乐社。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专注演奏,技艺娴熟。老艺人们热情邀请他们入内避暑。一曲终了,他们表明身份进行访谈,了解到乐社的历史渊源、老人们学习粤乐的过往以及村委提供的场地支持。老人们以粤乐、聊天、饮茶、打麻将为乐,同时也表达了希望村委组织更多兴趣活动丰富晚年的愿望。这次偶遇不仅让他们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粤曲,更是一次文化洗礼。
活动总结
本次铁岗村调研,他们深切感受到村委在养老服务方面,例如活动组织、粤乐社支持,以及文化传承方面,如祠堂保护、村史挖掘的有力投入,形成了独特的“老有所乐”氛围。但也发现了活动普惠性不足,特别是外地户籍老人参与度待提升的问题。他们团队将继续深化调研,聚焦服务均衡性与文化赋能的结合点,提出优化建议,助力构建更包容、更有温度的乡村养老模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杰兰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