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医启蒙 青医护成长——大理大学实践团走进幼儿园播撒健康种子

发布时间:2025-07-09 00: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爱洁   阅读 56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7月8日,大理大学“青医研学 乡行助健”实践团在附属幼儿园开展的“童趣医学启蒙:身体探秘与安全守护乐园”主题活动,以科学启蒙为基石,以安全守护为核心,为4-6岁幼儿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成长之旅。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高校服务学前教育的生动探索,更是医学科普与安全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彰显了“以幼为本”的育人初心与社会责任。

图为活动结束后的合影

活动以“安全筑基、认知拓界”为导向,构建了多维立体的启蒙体系。在安全守护板块,实践团将交通安全教育与防溺水、防触电知识有机融合,通过动画情境再现、危险场景对比、互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在直观体验中理解“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是安全线” 的交通规则,掌握“远离危险水域”“湿手不碰电源”的自护准则。 身体认知板块则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探索欲望。人体器官学习中,医学生用可拆卸人体模型进行讲解,“心脏是红色小马达”“肺是会鼓的小气球”等生动比喻,帮助孩子们认识器官功能;3D眼球模型拆解环节,“透明小窗户”(角膜)与“变魔术小果冻”(晶状体)的说法让视觉原理变得有趣。色彩猎人挑战里,寻找对应颜色便利贴的过程,悄然锻炼着视觉辨别力。护牙工坊里,哪吒KT板与彩色黏土成了神奇教具,孩子们捏出“蛀牙小怪兽”,在“好牙坏牙找朋友”卡片游戏中分清健康食物护牙实践强化健康习惯。这些设计既契合幼儿认知特点,又暗合医学专业逻辑,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认识身体、尊重生命,为健康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图为宣传员讲解过程中小朋友回答问题

 此次活动的深层意义,在于搭建了“高校-幼儿园-家庭”协同育人的桥梁。对幼儿而言,在趣味互动中收获的安全知识与健康认知,将成为成长路上的重要守护;对医学生来说,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宝贵历练,更深化了“医学为民”的职业认同。此次活动既践行了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也为学前科普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医学+幼教” 模式,以青春力量守护童心成长,用专业行动诠释社会责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爱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