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苏飞,刘思瑶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10名学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充满意义的平城探秘之旅。他们走进梁思成纪念馆与平城记忆馆,于历史遗迹与岁月珍藏中,追溯往昔,感悟文化力量。
踏入梁思成纪念馆,这座位于大同古城东城墙带状公园北侧的下沉式古典院落,宁静又不失典雅。馆名由梁思成弟子罗哲文题写,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学术传承的故事。馆内“一代宗师”“不愧山河”“大同调查”“告慰先师”四个展厅,通过文字、图片、书籍和影像资料,全方位展现了梁思成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同学们看到了他与林徽因女士携手考察古建筑的艰辛,深刻体会到前辈们对古建筑保护的热爱与执着。1933年,梁思成一行来到大同,对善化寺、华严寺、云冈石窟等古建筑展开细致考察,留下的测绘图稿和文字资料,成为大同日后古城复建的重要依据。如今大同“一轴双城”的城市发展理念,也深受其“梁陈方案”的启发。
离开梁思成纪念馆,同学们来到平城记忆馆。这里以“昨天·今天”“古城旧影”“十年回眸”等为主题的四个展厅,通过326件老旧照片、地图、物品和影像,生动展现了大同从“明清重镇”到现代都市的沧桑巨变。泛黄的老照片、带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无一不让人遥想大同往昔。从古老城墙到热闹街巷,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城市建设,同学们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见证着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坚韧与发展。
此次探访对学子们而言,不仅是一次参观,更是深刻的文化洗礼与精神传承。在梁思成纪念馆领悟到的敬业与责任,在平城记忆馆增强的文化认同与自信,都将化为成长的动力,激励他们为传承优秀文化、推动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婧瑜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