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张雅雯)2025年7月5号,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西安工业大学“烽火青春·红梦引航”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重点参观了“千秋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及壹号院旧址,深入了解了宣侠父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并在参观结束后与两位外国友人交流红色文化。通过实地学习,队员们深刻体悟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与奉献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感。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是1936年至1946年间八路军驻陕办事机构的所在地,被誉为“红色桥梁”。实践队首先参观了“千秋七贤庄”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系统了解了办事处在抗日战争时期承担的统一战线、物资转运、人员护送等重要任务。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对宣侠父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宣侠父以笔为枪,积极宣传抗日主张,最终因坚持斗争而壮烈牺牲。
图为实践队在七贤庄展学习 供图吴志昊
步入壹号院,实践队重点参观了白求恩、宣侠父等历史人物曾居住办公过的地方。狭小的房间、简朴的陈设,无不诉说着当年的艰苦岁月。白求恩的房间内陈列着医疗器具和复刻的工作手稿,再现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队员张欣雅感慨道:“这种跨国界的医者仁心令人敬佩。”值得一提的是,宣侠父的房间墙上悬挂着一副手绘的西北地图,标注着抗战物资运输路线。队员们驻足良久,讨论着当年革命者在物资匮乏、环境险恶的条件下如何突破封锁。“这些细节让我们明白,信仰的力量可以跨越一切艰难险阻。”队长马鑫总结道。
图为壹号院内白求恩大夫居住房间 供图吴志昊
图为壹号院内宣侠父先生的办公房间 供图吴志昊
参观结束时,实践队偶遇了两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游客。在交流中得知,他们在哈尔滨上学,专程来西安探寻红色历史,被八路军办事处的故事深深触动。“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智慧,这种精神属于全人类。”队员吴志昊对他们说。双方就抗战史展开讨论,并合影留念。这场意外相遇让队员们意识到,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反法西斯历史的共同记忆。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外国友人交流 供图吴志昊
参观结束时,实践队召开分享会,队员张颖提到:“宣侠父牺牲时年仅39岁,他用生命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珍惜当下、主动担当。”队长马鑫总结道:“希望同学们将此次实践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专业领域发扬革命者的坚韧与创新精神。”
图为实践队在壹号院内合照 供图吴志昊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每一砖每一瓦,都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同甘共苦、共赴国难的历史。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不仅重温了烽火岁月里的英雄故事,更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坚定了理想信念。红色记忆永不褪色,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青春力量正接力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雅雯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