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传承发展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7 月 1 日,集美大学 “艺启到连城” 社会实践队美育支教活动正式启动。首日课堂上,实践队以 “红色基因传承” 为主题,开展特色美育课程,将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的红色精神融入艺术实践,引导乡村青少年通过艺术创作厚植家国情怀,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图为红色党史美育课堂
方寸书签里的红色记忆:童心向党的艺术表达
课堂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全神贯注,稚嫩的小手紧握彩笔,在纯白的画纸上勾勒心中的红色图景。有的孩子精心描绘南湖红船破浪前行,重现开天辟地的历史瞬间;有的孩子勾勒青山白鸽自由翱翔,寄托对和平与未来的美好憧憬。“我要把党徽画在书签上,这样每次看书都能看到它!” 一名小朋友认真地向实践队员说道。天安门的轮廓或许不够完美,花朵的线条或许略显歪扭,但每一道笔触都饱含着孩子们最纯净的爱意,都凝结着最纯粹的爱党爱国情怀,是献给祖国最真挚的礼物。
图为实践队员辅导同学绘画
艺术实践中的党史教育:青年学子的创新传承
实践队员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耐心指导绘画技巧,还通过讲述党史故事、分享革命先辈事迹,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红色文化内涵。“延安窑洞是'最早的共享办公室'”“党徽的五角星像五只手牵在一起”。这种年轻化表达让严肃的党史教育变得生动可感。“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创作,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队员廖淑芳表示。
图为同学与其完成的红色美育作品合影
高校服务乡村的文化担当:构建红色美育长效机制
此次红色主题美育课堂,是集美大学 “艺启到连城” 社会实践队美育支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活动以艺术为媒介,将思想引领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感悟建党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此次活动以"艺术+思政"的创新模式,展现了高校服务乡村文化建设的责任当。未来,“艺启到连城”实践队将持续开展红色主题美育活动,让红色基因在乡村青少年群体中代代传承,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文字 | 冯荣智
图片 | 刘冰菁 阙艳凌
一审 | 刘冰菁 二审 | 刘俊怡 三审 | 冯荣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冰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