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岳沐芬 张毓璘 杨沥)7月6日,邵阳学院文学院赴邵阳市新宁县“崀山红韵,青锋助新”乡村振兴促进团奔赴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三合村,投身乡村调研与实践。在走访鹿场与猕猴桃基地的行程中,团队成员与当地村民结下一段温暖情谊,成为此次实践难忘的注脚。
抵达三合村鹿场后,实践团队直奔产业调研地。鹿场里,灵动的小鹿、有序的养殖环境,展现着乡村特色产业的活力;猕猴桃基地中,郁郁葱葱的藤蔓、挂满枝头的果实,彰显着乡村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认真记录养殖与种植细节,与基地负责人交流产业规划、市场销售等问题,为乡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行程间,一位热情的村民阿姨听闻大学生们来自远方,特意从自家菜园采摘新鲜黄瓜,笑着招呼大家:“孩子们,尝尝咱自己种的黄瓜,可新鲜哩!”说着便熟练地拿出刀具,在简易的水盆边为大家切黄瓜。那专注的神态、利落的动作,传递着最质朴的关怀。同学们围拢过来,接过阿姨递来的黄瓜,清脆的咀嚼声里,满是清甜与感动。
阿姨见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她拉着大家的手,亲切地询问学习和生活情况,仿佛是她的孩子一般。成员们也被阿姨的真诚所打动,纷纷向她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梦想。
这根黄瓜,承载着三合村村民的淳朴与热忱。在交流中,阿姨分享了自家种植瓜果蔬菜的日常,讲述着乡村产业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同学们也耐心倾听,将村民的心声与乡村发展的鲜活故事,融入实践调研的记录中。从产业发展的专业探讨,到这一场偶然又温馨的互动,乡村的发展脉络在交流里愈发清晰。
此次“三下乡”,大学生们不仅在产业调研中收获专业知识,更在与村民的互动里,触摸到乡村的温度。三合村的产业活力与人文温情,让实践团队深刻领悟到乡村振兴的多元内涵——既要有产业发展的坚实步伐,也要有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温暖底色。
青春逢盛世,实践正当时。后续,该实践团队将继续深耕三合村调研,带着这份来自三合村的温暖与感动,把产业观察、人文感悟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多双向奔赴的美好篇章,让青春在扎根乡土中熠熠生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光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