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唐晨凯 熊子珺)7月5日,湖南省浏阳市书江完小以《趣河边》课程手册为蓝本,创新开展“守护母亲河 童心筑家国”主题教育活动,将河流生态保护知识与爱国主义精神深度融合,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河流与民族发展的血脉联系,让爱国情怀在碧水清波间悄然生长。
沉浸式课堂,触摸河流的“生命脉搏”
“大家知道吗?我们脚下的土地,千百年来都依赖着河流的滋养。”课堂上,老师以“沿河而居”的人类文明史为切入点,通过“河流生命网”互动游戏,让学生们手持荷花、乌龟等自然名牌,在角色关联中理解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当学生们戴上“见习河长”牌时,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责任感。
在浅滩调查环节,学生们分组使用抄网采集底栖动物,用赛氏盘检测透明度,通过“巡河宝”小程序为河流“体检”。“原来蜻蜓幼虫是水质‘晴雨表’!”五年级学生李小明捧着透明观察盒,兴奋地向同伴展示刚发现的豆娘幼虫。教师结合浏阳河沿岸渔村文化,引导学生从渔民渔获中分析鱼类多样性,将生态保护知识转化为对家乡河流的具体认知。
从碧水守护到家国情怀的自然升华
“这条河像妈妈一样养育了我们,可垃圾却让她生病了。”在“河流大找茬”环节,学生们对比健康河流与污染河流的图片,用红黑笔在“人与河流生命网”图上标注破坏因素,自发提出“不乱扔垃圾”“监督排污”等保护倡议。老师趁机讲述浏阳河在抗战时期的运输作用,以及当代治河人守护水源的故事,让“保护河流”从环保行为升华为“爱家乡、爱祖国”的具体实践。
活动尾声,学生们在“守护母亲河”横幅上郑重签名,领取“环保小卫士”证书。三年级学生张雅琴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知道了河流不只是水,更是我们的生命伙伴,以后我要告诉爸爸妈妈,一起保护浏阳河。”
教育创新:让爱国精神在实践中扎根
书江完小校长表示,本次活动将课程手册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水质检测等技能训练,与本土河流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3种以上健康河流指标”等知识目标的同时,深刻理解“河流是文明的摇篮”。当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底栖动物时,他们触摸的不仅是生态奥秘,更是家国情怀的源头活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呙邵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