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你出征,战鼓催征——福州工商学子2025碧水攻坚行动全面打响

发布时间:2025-07-07 01: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静妤、王玮琨   阅读 2.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时代的浩荡东风中,为深入汲取生态文明思想的磅礴力量,以细腻而坚定的行动,让生态环保理念如潺潺溪流,润泽每一寸心灵土壤;全力推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愿景,在八闽大地的山水间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态画卷,福州工商学院积极响应时代的深情召唤,组建了“青屿安澜”社会实践团队。7月3日至5日,这支怀揣着如诗般绿色梦想、肩负着如山般使命担当的青年队伍,带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与热爱,毅然踏上了前往漳州市长泰区的征程,开启了一段意义深远、充满惊喜的生态探索之旅。

实践队先后走进漳州市长泰区水利局、上存水库、福建省枋洋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长泰区数智化水环境监控中心等关键单位。团队成员们深入水文水系腹地,沿着蜿蜒的河流溯源而上,细致探寻水脉的走向与奥秘,解锁大自然赋予的生态密码;同时,他们聚焦水利环保现代化建设,通过实地观测数据、亲身体验科技应用,深刻感受时代科技与自然保护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与无限可能。

▲图为团队成员在长泰区水利局的合影

(一)长泰区水利局:初寻水利管控,始探河湖长制

实践首站,成员们满怀热忱奔赴漳州市长泰区水利局,宛如一群怀揣着对生态奥秘无限憧憬的“求知者”,轻轻叩开了水利知识那扇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奇妙之门。初次邂逅河湖管理系统,它宛如一条潜藏在数字深海中的“生态脉络”,虽无形却蕴含着无尽的治水智慧,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静静流淌。林和松主任与林源聪副局长恰似两座熠熠生辉的“引航灯塔”,以专业且亲切的姿态,为成员们徐徐展开长泰区水利工作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从规划布局到具体实施,从点滴成果到宏伟蓝图,一一细致呈现。

与此同时,二位领导又化身循循善诱的“生态导师”,围绕河长制的精准实施与流域治理的创新策略展开深入讲解。他们巧妙地将政策条文与鲜活实践紧密相连,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保护河道对水质安全的重要作用,比作“为清澈河流精心戴上坚固的健康护盾”,抵御着各类污染的侵袭;将生态修复的深远意义,喻为“为受损生态系统用心重塑生机的拼图”,让每一片荒芜重焕生机;在阐述对人居环境改善的巨大价值时,又形容成“为人民的生活环境细致擦亮幸福的底色”,让美好触手可及。

▲图为团队成员咨询林源聪老师长泰区水利相关工作内容

(二)上存水库:深入绿水青山,感受生态绿化

3日下午,团队成员在水利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抵达了上存水库,巍峨壮观的大坝矗立于深山之中,成员们围拢在工作人员身旁,听其详解溪水流向;静静聆听间,队员们读懂了生态保护的分量;每一道碧波轻涌,是守护下游安危的无声契约,关乎汛期安澜、百姓日常用水;这汪碧水,承载田垄丰收希望,润泽出金黄麦浪、蔬果飘香;映照村落灯火温情,让晚归村民能饮清甜、枕水而安,为长泰区发展稳稳夯筑生态屏障,铺就绿色前行路。承载着田垄间的丰收希望与村落里的灯火温情,为城乡发展夯筑生态屏障。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工作人员介绍长泰枋洋水利枢纽相关情况

(三)福建省枋洋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追寻水库足迹,探访智筑绿境

下午次站,感受完水库巍峨壮阔的魅力,团队成员们来到了福建省枋洋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智能监测设备如夜烛流萤,在暮色里曳动微光;无人机似惊鸿掠影,裁破云霭,为山河采集生态密语,以科技力量精准守护每一寸水域。当“智筑绿境”的理念,化作溪水畔智能监测的闪烁灯影、水下默默运转的生态修复装置,,科技与自然的融合,正悄然以细腻笔触重塑水库生态这幅长卷。团队成员深刻体悟:科技与自然宛如两位默契画师,携手绘就水库治理的崭新篇章 。

▲图为团队成员观看专业人员如何通过无人机侦查水域情况

在这一天紧凑而充实的行程中,团队成员对长泰水利局等多地展开了深入考察。通过这一系列的实地调研,成员们对福建省“河长制”的推行机制、责任落实以及河水治理所取得的当下成果有了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从清澈见底的河道到生机勃勃的河岸生态,从高效运转的监测设备到严谨有序的管理流程,每一处都见证着“河长制”在福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青屿安澜”实践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积极探索未来河水治理、“河长制”传播的创新路径。以脚步丈量责任,这是“青屿安澜”实践队成员们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用坚实的步伐走遍河湖的每一个角落,用敏锐的双眼观察生态的每一处变化,用炽热的内心感受守护绿水的使命与担当。在守护绿水的实践里,青年担当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清晰落地、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携手并肩,以青春之名,擘画人与自然共生的未来图景,让绿水青山成为福建大地最亮丽的底色。

这份承诺,不是空洞的誓言,而是是付诸行动的决心 —— 福州工商学院“青屿安澜”实践队早已将青春热情打磨成利刃,把创新思维淬炼成星火,准备好用智慧为河湖监测织就细密网络,以力量为生态修复垒砌坚实阶梯。他们要让科技的微光,穿透河湖治理的复杂迷雾;让青春的汗水,浇灌生态复苏的希望新芽。

▲图为团队成员与水利局老师进行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静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