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赤茗映山”社会实践团开展“循红色足迹 悟信仰力量”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7 00: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欧阳鑫 陈垭楠 刘籽藤   阅读 83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欧阳鑫 陈垭楠 刘籽藤)7月3日,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赤茗映山”社会实践团深入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中感悟时代使命,锤炼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宗旨,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先锋。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小布胜利广场(陈垭楠拍摄)

踏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

小布镇作为赣南革命老区的重要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1930年12月,在第一次反围剿万人誓师大会上,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的对联,提出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破敌的运动战观点,并成为后来红军反‘围剿’的战略战术、作战原则。1931年1月10日,红军在此组建中央苏区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等。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会场(曾芬芬拍摄)

小布镇胜利广场“赤茗映山”社会实践团走进古镇,望着斑驳的标语墙,看着先辈的居住遗址,感受当年革命斗争的激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彰显了红军对党的拥护,以及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的决心。“欢迎白军兄弟来当红军”是革命先辈们瓦解敌人,团结群众的智慧与胸怀,有同学拿出纸笔认真记录与讨论,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信念。

感悟红色故事,厚植革命基因

赤茗映山”社会实践团走进赤坎村这片红色热土,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探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反围剿战役的战略决策,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一部半电台的成功缴获等,每一个故事都发人深省,大家热血沸腾,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无线电波展馆(刘籽藤拍摄)

实干笃行勇担当,砥砺奋进正当时

终生不悔是军旅,永远不变是军魂。“参军后悔一时,不参军后悔一辈子”这是74退伍老兵罗来源对队员们说的话,在慰问退伍老军罗来源和吴家明时,队员们仿佛能透过他们眼里看见那个身披戎装,身姿挺拔如松,眉眼间透露着坚毅的军人。他们心系国家语重心长告诫队员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承担的重任”。尽管褪去了军装,但仍然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退役不退志,退伍不退色的“八一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探访老兵罗来源(曾芬芬拍摄)

▲图为实践队员探访老兵吴家明(欧阳鑫拍摄)

时光沉淀信仰,岁月见证忠诚。“赤茗映山”社会实践团走进老党员刘在禄、揭茂生家中,追溯跨越半个世纪的红色故事。刘在禄出身革命世家,祖上兄弟九人五人牺牲于战火,他以清廉家风传承红色血脉;揭茂生将“为人民服务”镌刻于心,生产队任职时总是带头苦干,春播秋收与社员并肩,救灾济困时冲锋在前,用沾满泥土的双手践行党员誓言。两位老党员虽已白发苍苍,谈起入党初心与奋斗历程,眼中仍闪烁着炽热光芒,他们有六十余载党龄,始终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履职尽责,用实干诠释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实践团成员表示要学习老党员们敢担当、善作为的优良品质,以冲刺的劲头、拼搏的状态、务实的作风勇挑时代复兴重任。

▲图为实践队员探访老党员刘在禄(宁丽丹拍摄)

▲图为实践队员探访老党员揭茂生(宁丽丹拍摄)

此次活动推开了通往峥嵘岁月的大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让红色基因在青年群体中赓续传承,更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奋斗”二字的厚重内涵。学校青年学子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让青春在传承红色血脉、践行使命担当中熠熠生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欧阳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