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青苗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吉首市河溪镇河溪中学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唱课程,课程以“鉴赏民族音乐,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丰富了暑期生活。
图为学生们正投入在暖场游戏中。杨彭朵 供图
课程开始,“青苗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拍蚊子”游戏暖场。同学们跟随节奏拍手、踏步,在趣味互动中激活音乐感知力,教学氛围轻松,同学们十分活跃。暖场结束后,课程正式进入民族音乐鉴赏环节。实践团成员从民歌起源为切入点,讲解了民族音乐在劳动生活、民俗活动中的孕育过程,除此之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号子、山歌、小调这三大主要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向学生们讲解民歌特色。杨彭朵 供图
在曲目鉴赏环节,课程选取了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江南民歌《茉莉花》、西藏民歌《青藏高原》等经典曲目作品。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时,高亢的信天游腔调让同学们感受到黄土高原的粗犷风情;赏析《次仁拉索》时,实践团成员结合藏族音乐“长调”的特点,引导同学们分析了旋律中体现的高原辽阔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带领学生鉴赏曲目《茉莉花》。杨彭朵 供图
此次课程重点在于江南经典民歌《茉莉花》的鉴赏。实践团成员对比了江苏、河北、东北等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之间的旋律差异,让同学们认识到一首民族歌曲能有多种表达形式。学生表示,这是第一次知道一首简单的《茉莉花》能有这么多学问,感觉到民族音乐十分奇妙。课程最后,实践团成员告诉孩子们,民族音乐是文化的声音载体,鉴赏不是终点,传承才是使命。
课程通过趣味游戏与专业鉴赏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该系列课程后续还将开展“民族歌曲传唱坊”等活动,旨在持续深化民族音乐文化传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彭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