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赋能”促发展 乡村振兴破浪行——武昌理工学院田野新青年志愿服务团之筑梦潜行调研团队即将走进安徽潜山开展“以美赋能乡

发布时间:2025-07-05 22: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汪荣芬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以美赋能”促发展 乡村振兴破浪行——武昌理工学院田野新青年志愿服务团之筑梦潜行调研团队即将走进安徽潜山开展“以美赋能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 汪荣芬 杨怡 许花湘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志愿服务团之筑梦潜行调研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将于2025年7月5日奔赴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开展“以美赋能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美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据了解,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受地理位置和资源分配的影响,当地的美育教育水平相对滞后,乡村儿童在艺术课程方面的学习机会有限。为打破这一困境,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志愿服务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筹备了一系列创新性美育课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填补乡村美育空白,点亮乡村孩子的艺术梦想,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在前期筹备中,筑梦潜行调研团队多次召开准备会议,在与当地老师及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的同时,精心制定了一系列立体化的创新方案,确定了“促进乡村美育发展,以美赋能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团队构建了“基础艺术+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通过开设“少儿口才”、“影视表演”、“创意绘画”、“舞蹈律动”等艺术类课程,帮助孩子们在提升表达能力与自信心的同时,充分挖掘自身的艺术潜能,以美化人,助推乡村文化主体成长;另一方面,引入编程、建模等科技元素,打造“数智+艺术”跨学科课程,激发乡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美创新,融出乡村振兴新活力。在文化传承领域,采用“科技赋能非遗传承”的新模式。一方面,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将痘姆古陶文化、孝廉文化等融入教学,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文化薪火;另一方面,组织“文化调研小分队”,通过走访调研当地文化遗址、采访非遗传承人等活动形式,让非遗“家底”赋能乡村发展,助推非遗传承。

在实践过程中,筑梦潜行调研团队还将发挥传媒类专业的专业优势,通过影像记录乡村之美。一是制作乡村文化纪录片,以镜头为笔,记录痘姆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人文故事,为乡村留下珍贵的文化影像资料;二是开展“乡村形象策划”活动,通过设计宣传海报、拍摄宣传照片,助力乡村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三是打造“线上乡村文化展厅”,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乡村文化作品,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地的乡村文化。

“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志愿服务团一直致力于将传媒类专业的优势与乡村发展的需求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团队负责人林佳康表示,“团队将以专业的知识、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为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的美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文化艺术真正在乡村落地生根。”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上,青年力量正以蓬勃的姿态绘就绚丽色彩。随着筹备工作进入尾声,筑梦潜行调研团队已整装待发,即将踏上前往安徽潜山的土地,开启“以美赋能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信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实践活动将帮助痘姆乡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同时促进乡村美育教育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荣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