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院学子教育关爱服务团:以美育心,赋能乡村教育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05 21: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杜邵枚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 杜邵枚)乡村教育振兴,需以多元养分滋养。7月4号,邵阳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春志愿,普语启航”教育关爱服务团走进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召伯村渡头桥中学,开展创意粘土团辅课,以粘土为媒介,搭建起想象与创造的平台,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注入美育活力,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堂上,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志愿者们成为孩子们美育探索的引路人。他们带着专业且充满温度的教学,向孩子们讲解粘土特性与创作技巧。


图为志愿者在教小朋友。通讯员 杜邵枚 摄

从简单的搓圆、捏塑,到引导孩子们将脑海中的奇妙世界转化为粘土作品,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对乡村孩子艺术潜能的挖掘。孩子们手中的粘土,逐渐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 “画卷”:有的呈现出乡村田野的绿意生机,有的塑造出奇幻的动物形象,还有的勾勒出对未来世界的憧憬。

图为小朋友展示作品。通讯员 杜邵枚 摄

这些作品,不仅是粘土形态的变化,更是乡村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具象化表达 。

此次粘土团辅课,是教育关爱服务团践行乡村美育教育的生动实践。在乡村教育体系中,美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接触艺术创作的机会有限。服务团以志愿力量弥补这一短板,将艺术创作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通过粘土创作,孩子们锻炼了动手能力,提升了空间思维与审美素养,更在交流分享中,增强了表达自信,实现了 “手、脑、心” 协同发展。这不仅丰富了乡村孩子的课余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为乡村素质教育添砖加瓦 。


图为小朋友在创造作品。通讯员 杜邵枚 摄

从教育生态构建看,此类活动搭建起城乡教育互动桥梁。志愿者带来的不仅是粘土技法,更是外界多元文化视角、创新教育理念。乡村孩子在创作交流中,接触到更广阔的审美范式与思维方式,乡村教师也可从中借鉴 “美育 + 实践” 融合教学经验,助力乡村教育教学模式迭代升级。

乡村教育振兴任重道远,需要持续注入多元养分。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创意粘土课,以美育为支点,撬动乡村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释放,探索出志愿力量赋能乡村教育的有效路径。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教育关爱行动中,以多样的教育实践,汇聚成乡村教育振兴的磅礴动能,让乡村孩子在美育滋养与素质教育赋能下,看见更广阔的成长天地,绘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与创新智慧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邵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