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青年人要自找苦吃”的号召,2025年7月1日至2日,南昌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AI创梦科技服务队在指导老师吴风军的带领下奔赴江西靖安,在水口乡周家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科技赋能+红色铸魂”双轮驱动,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古村落中书写青春答卷,让专业所学在田间地头落地生花。
第一篇章:生态为基,数字赋能——激活古村振兴新动能
解码生态密码,擘画产业蓝图
团队首日上午跟随村主任陈玮深入村落,探访百年古树与特色棘胸蛙养殖基地。陈主任介绍,周家村依托“绿水青山”优势,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打造绿色生态的特色产业链。陈主任详细介绍到:“这些古树是村庄的‘活历史’,棘胸蛙养殖则是村民增收的‘金钥匙’。”穿行于石板古道,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科技下沉,打通数字化“最后一公里”
下午,团队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为村委会提供系统维护、病毒清理等技术支持,解决老旧设备卡顿问题。“同学们用专业知识解决了基层办公难题,真是雪中送炭!”村委会工作人员连连称赞。此举正是响应国家“数字乡村”战略,以技术之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白茶飘香,电商助力产业升级
循着茶香,团队踏入村白茶种植基地。队员们调研发现,优质茶叶营销渠道单一,出现多产少销的情况。团队当即提出“短视频推广+直播带货”方案,并设计特色包装,助力“靖安白茶”走向全国。“要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队员们的话语掷地有声,彰显青年智慧在产业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第二篇章:红色铸魂,防诈护老——青春担当映初心
防诈科普,守护乡村“夕阳红”
次日上午,团队以情景剧形式入户宣讲AI防诈知识。“不点链接、不转钱款、不泄密码、遇事找子女”——朗朗上口的口诀让老人们竖起了大拇指,队员们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 AI 诈骗的技术原理与识别方法。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的重要指示,队员们以行动回应号召,筑牢乡村防诈防线。
对话老兵,薪火相传砺初心
在与38年党龄的老兵万同志座谈时,万同志动情地回忆道:"在西藏戍边时,靠啃冻馒头、喝雪水坚守阵地,经常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执行任务,靠的就是对党的绝对忠诚。"从1987年参军入伍的初心,到边境巡逻的惊险经历,再到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老兵的生动讲述让队员们深受触动。在万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响彻村委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嘹亮歌声中,红色薪火在青年心中熊熊燃烧。
第三篇章:青春感悟,时代回响——乡村振兴路上的青年答卷实践启示:做“转换器”与“传火者”的双重角色
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青年既要成为技术落地的“转换器”,将课堂知识转化为乡村生产力;更要做红色精神的“传火者”,以信仰之力点燃振兴之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未来展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这两天只是起点,乡村振兴需要更多青年接力!”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周家村的经验带向更广阔天地,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在基层熔炉中淬炼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从生态振兴到数字赋能,从防诈宣传到红色传承,AI创梦科技服务队以脚步丈量乡土,用专业回应期盼,生动诠释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深刻内涵。这支队伍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中国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缩影——他们以科技为笔,以信仰为墨,在广袤乡村绘就新时代的壮美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心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