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日讯 (通讯员 许艺菲、王如萍)青砖黛瓦诉说六百年光阴故事,烽火遗迹镌刻红色峥嵘岁月。2025年6月30日,临近建党104周年,安徽师范大学数统学院的实践队伍踏入安徽省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在斑驳的明清古民居与肃穆的革命旧址间,探古今文化传承,访民情红色熏陶。
当年轻的步伐深入中分村,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的古老墙瓦静静伫立,仿佛在无声诉说着1938-1940年间的烽火岁月。谭震林将军曾在此指挥200余次战斗,五次繁昌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寇的图谋,留下永不磨灭的英雄印记。而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坚守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守护者——徐孝旺。
当实践队伍时隔一年又见到这位蔼然可亲的徐爷爷时,依旧被他身上那股矍铄的精气神所感染。这位1944年出生的退休教师,58年如一日自费搜集抗日将士资料,收藏整理抗日遗物。他的讲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谈及墙上的照片徐爷爷如数家珍,他指着墙上谭震林夫妻1977年在井冈山拍摄的照片,说道谭震林在井冈山还写了一首诗“二十五岁上井冈,七十五岁又重访。五十年来奋斗紧,内外妖魔皆扫光。反复搏斗从未停,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切归功毛主席,一切归功共产党“。徐爷爷侃侃而谈的样子仿佛让我们看到这14年来,他身着新四军服装,胸前党徽闪耀,义务讲解近七千场次,接待30多万来访者,热切而深刻地讲述每一张展示照片背后的故事。讲到动情处,老人开怀大笑,那份对红色文化的赤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队员。
图为徐孝旺爷爷讲解
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实践队伍同样硕果满满,真情溢出。一位七十多岁却依旧神采奕奕的奶奶热情地拉住队员们的手,兴奋地讲述着家族与红色历史的渊源:“我妈妈的名字还是谭震林夫人取的!那个年代,家里人没读过书,谭震林夫人就为我的妈妈取了名字。”其他村民也的言语间也满是对家乡的自豪。“以前哪敢想,咱们这小村子能变成现在这样!”“中分村变化可大了,政府为我们这投入了很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中分村在“红色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下的巨大变迁。实践队员与村民们生动的谈话画面,感受到这个红韵古村的细细流水正在流向远方。
图为队员实地寻访中分村居民
如今的中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蓬勃发展,“红色学堂”教育基地书声琅琅,途居马仁山房车露营地游人如织。2020年,这里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2022年,又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繁昌保卫战展示馆内,2022年接待党员群众超4万人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400余场次;芜湖红色中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2021年成立,至2023年累计承接培训51期,经营收入超260万元。在渐行渐深地调研中,不仅是历历在目的历史深入人心,更是红色文旅的发展熠熠生辉。
图为实践队伍在中分村合照
社会实践队伍的此次调研,既是一次对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中分村的故事,是历史的馈赠,是今人的坚守,而未来,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依旧需要更多人探寻,不让明珠蒙尘,不让历史失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艺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