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狮桥畔的时光回响:四代匠心的木纹密码
在浙东运河的柔波里,丰惠古镇已静立了千年。青石板路上,九狮桥的石缝间生出苍苔,桥下流水依旧潺潺,却已不复元代的千帆竞发。桥头一间老店的门楣上,“海深箍桶”四个斑驳大字,如同古镇的年轮,刻录着岁月的沧桑。
俞海深坐在店门口,手中的刨刀在木料上轻轻划过,木屑如雪花般簌簌落下。这位七旬老人,十四岁拜师学艺,十七岁独当一面,五十余载守着一方木工台。他记得年少时的丰惠老街:清晨的雾气中,挑担的货郎、赶集的农人摩肩接踵;铁匠铺的叮当声、茶楼的吆喝声、河埠头的号子声,交织成市井的喧闹。他的箍桶店前,总有人排着队等候——木盆、米斗、浴桶,这些生活器具,曾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
那时的丰惠,是浙东运河上的明珠。自秦王置县,唐设县治,至元筑城墙,这座“因河而兴”的古城,凭借水陆通衢之利,成为商贾辐辏之地。信大南北货、聚云祥布庄、鹤年堂药铺……老字号沿河而立,舟楫往来,货通南北。九狮桥上,黄和中的诗句“长河俯瞰多飞鷁,高岸横陈有断霓”,道尽了彼时的繁华。
俞海深的店铺,是丰惠老街的活态记忆——墙边堆着劈好的杉木板,柜台上陈列着米斗、镬盖、子孙桶,墙角一把老式刨刀磨得锃亮。旧时,女儿出嫁需备七件木桶嫁妆,俞家手艺曾撑起半条街的喜气。而今,他成了上虞“硕果仅存”的箍桶匠。
图为俞海深箍桶店
图为俞师傅正在打磨木料
二、从市井烟火到时代孤岛:一桶一木间的盛衰浮沉
上世纪80年代的老街,是箍桶匠的黄金时代。俞海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竹筐里斧凿叮当,吆喝声“箍桶哉——”能唤出半条街的主顾。嫁女的七件套、农家的米斗、浴桶供不应求,手作坊里16名工匠昼夜赶工。他至今记得,杉木板上推刨的触感:“每一道缝都得严丝合扣,蒸气一熏,木纹胀合,滴水不漏。”
转折始于90年代。塑料制品如潮水漫过老街,不锈钢桶取代了木盆,嫁妆里的子孙桶成了摆设。徒弟们陆续改行,木业社烟消云散。俞海深守着九狮桥边的铺面,生意冷清时,一天只卖出一个蜂桶。“手艺再精,也抵不过流水线上的模子。”他抚摸着祖传的鲁班尺,尺身上的刻度已模糊不清。
战争的创伤与时代的浪潮,让古镇与手艺一同褪色。日军炸弹摧毁的牌坊、破四旧拆去的城墙石、填平的街河……古城的肌理支离破碎。俞海深曾眼见着老主顾们搬离老街,徒留空荡的门楣在风中摇晃。老街像一条断流的运河,只剩俞师傅,执着守着木头的体温。
三、篾箍与霓虹交响:非遗重生的现代化叙事
转机在2016年悄然萌发。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整治的春风,为丰惠注入2.48亿元复兴资金。青石板重铺,马头墙复建,九狮桥的拱石被拭去尘埃。俞海深的箍桶店,被列入上虞非遗名录,挂上了“浙个好”的烫金牌匾——这是浙江省从700多万个体工商户中遴选的“非遗标杆”,亦是俞海深半生坚守的勋章。
变化比木纹的胀合更微妙。游客循着导航找到老街,定制微缩版子孙桶作摆件;短视频博主架起手机,直播他制作镬盖的50多道工序;区市场监管局的“服务月”活动中,他的店铺成为“名特优新”个体户典范。“以前箍桶为装米,现在箍桶为装‘文化’。”俞海深眯眼笑着。
古镇的苏醒不止于一家店铺。粮仓旧址变身创客空间,3D打印的运河模型与手工木桶并肩陈列;清明上河图式的游船项目规划中,“海深箍桶店”被标注为非遗研学站点。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古镇答卷:守正与创新的辩证法
故城图新,丰惠古城的复兴,为“古老文明如何对话现代”写下注脚。
守根脉,让技艺“活”成基因。俞海深的工具箱里,圆弧板刀与电子游标卡尺并置。制作镬盖时,他仍遵循古法:杉木劈板、竹篾扎箍、蒸气胀合,但木料改从标准化锯板厂采购。“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但也不能困在旧时光里。”他说。如今,他的“七件套”嫁妆桶尺寸缩小三分之二,成为婚庆文创爆款。
图为俞师傅制作的迷你版“七件套”
今日的九狮桥,霓虹勾勒着元代的拱券轮廓。俞海深制作最后一道竹箍——冬竹剖成的篾条浸过清水,在镬盖上扎出七转圆满。这套源自《考工记》的技艺,如今写进了《丰惠千年古城复兴综合规划》:1.85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区里,“一河两街七聚落”的蓝图正徐徐展开。他的店铺,将成为“非遗IP孵化器”,木纹里长出的文创产品,将沿运河文化带流向世界。
破圈层,让故城“潮”出生命力。实现千年古城全域复兴的突破和蝶变,必须咬定目标、坚定信心。过去一年,丰惠镇在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中迈出了新步伐。“古城创客联盟”吸纳68名主理人,“周末趣丰惠”系列活动让老街日均人流量突破6万,全年游客总量达90万。肯德基、瑞幸咖啡等虞南首店入驻,老街VI导视系统落地,青春气息与古韵交融。俞海深的箍桶店,正是这场复兴的缩影——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名特优新”个体户培育计划,为其提供传习补贴、电商培训,推动传统手艺融入文旅产业链。
图为丰惠古镇形态演变(图源:安道)
暮色中,老街华灯初上。游客举着木勺冰淇淋走过,汉服少女在箍桶店前打卡拍照。俞海深锁上店门,钥匙转动时“咔嗒”一响,仿佛时光齿轮的咬合声。他知道,明天的研学团将带来一群孩子,而他的孙女刚在作文里写道:“我的爷爷是古镇的魔法师,能把木头变成会呼吸的历史。”
聚生态,让乡土“暖”成共同体。随着冰雪旅游、“China travel”、“奔县游”接连“出圈”,中国旅游市场不断升温。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越来越多旅行者将目光锁定小城,一座座“高性价比”的小县城正在成热点旅游空间。
在“青春之城”战略框架下,古镇以“复原老孔庙、重塑新孔园”为规划主线,系统推进上虞孔庙文化赋能工程。通过实施科第坊规制性修复、九狮桥风貌提升等专项计划,创新活化利用钱氏大宅等环庙科举建筑遗存,以青石街巷串珠成链,构建“经史研学+实景体验”的功能业态体系,打造长三角科举文化活态传承示范区,让千年弦歌在青春脉搏中焕发新生机。
“敢问路在何方?”答案在篾箍与云端的共振里,在“青春之城”与千年文脉的共生中。丰惠,这座运河畔的古镇,正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笔触,书写一部“故城图新”的史诗——那里,每一块青石板都承载着过去,每一盏灯笼都照亮着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欣新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