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师韵溯源队赴全州县开展"燃烛"精神主题学习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出要“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广西师范大学师韵溯源团队于1月15日至1月19日走访桂林市全州县枧塘镇枧塘完小、城北完小、全州高中等学校的优秀教师,传播乡镇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期望新时代青年教师传承甘于奉献、坚守初心的精神,为培养优秀教师贡献力量。
以爱育才 守护童心
曹飞燕老师现任教于枧塘完小,拥有17年英语教龄。枧塘完小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但曹老师始终一视同仁,视如己出。她坦言:“留守儿童的教育,99%的付出都来自于老师。”尽管艰辛,她坚信,只要方法得当并充满耐心,孩子们一定会越来越好。面对自闭的孩子,她耐心开导;面对叛逆的孩子,她温柔以待。十几年来,她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呼吁乡镇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成长,期望孩子们获得更多关爱与支持。
以乐促教 以爱相持
蒋素萍老师现任全州县城北完小数学教师,在15年的教学生涯中担任了11年班主任。她扎根小学教育,对引导小学各阶段孩子成长有着独到见解。她以激昂的语调和饱满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编创朗朗上口的口诀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并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家长沟通。蒋老师说:“教育孩子就像盖房子,小学阶段是打地基的关键时期,只有基础扎实,未来才能走得稳健。”她提到,选择教育事业源于内心的热爱,成为一名教师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蒋老师对孩子们怀有“伤在汝身,痛在吾心”般的深切关爱,认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她最大的欣慰。
魅力育人 润物无声
唐增凤老师于1996年从教,现任全州高中英语教师,多次获得高考成果奖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她认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能够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涯。她以民主的方式管理班级,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别开生面的活动帮助学生提升成绩,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唐老师为人亲和,课堂上常以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互动,在学生心中,她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她强调,教学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热爱,二是肯吃苦。唯有如此,才能坚守教学一线,真正帮助学生成长。
长期以来,无数优秀教师默默奉献,师韵溯源团队希望通过传播他们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教师的辛勤付出,学习他们“如烛火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精神。同时,团队成员也坚信,在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接力奋斗下,国家的教育事业必将朝着更加蓬勃的方向迈进。
摄影|王贻孜 唐立霞 邓娅男
文字|胡雅婷 李静悦 唐奕琳
排版|胡雅婷
校对|李静悦 李雨悦
审核|冯悦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雅婷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