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沂脉相承,青聚理响”志愿宣讲团走进湖北十堰竹山县城关镇西关社区爱心之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沂蒙精神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徐镯瑜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激发了他们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对红色精神的传承热情。
生动讲述,红色故事入童心
活动伊始,徐镯瑜向孩子们介绍了宣讲团的背景与使命,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随后,她通过讲述沂蒙精神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将孩子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从“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感人故事,到“沂蒙六姐妹”在战火中支援前线的英勇事迹,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徐镯瑜声情并茂的讲述,仿佛让孩子们置身于那段峥嵘岁月,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
图为徐镯瑜介绍沂蒙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互动参与,红色精神润心田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活动,徐镯瑜邀请他们上台朗诵红色经典诗篇。虽然孩子们年纪尚小,但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怀念。朗诵结束后,徐镯瑜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所熟知的红色经典故事。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讲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壮举,有的分享了黄继光英勇堵枪眼的感人事迹。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红色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生根。
图为徐镯瑜介绍沂蒙人民拥军支前壮举
图为小朋友在朗读沂蒙红嫂的故事
视频感悟,红色基因永传承
活动的最后,徐镯瑜播放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革命战士的采访视频。孩子们看到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守阵地、保家卫国的画面时,眼中满是敬佩与感动。视频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表示:“战士们太勇敢了,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坚强。”还有的孩子说:“我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在活动的尾声,大家一起喊出了沂蒙精神的十六字内涵:“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孩子们的稚嫩声音在爱心之家久久回荡,这十六个字也深深印刻在了他们的心中。
图为小朋友在分享英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激发青春力量
宣讲结束后,徐镯瑜感慨道:“看到孩子们对沂蒙精神如此感兴趣,我深感欣慰。作为一名宣讲人,我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讲述历史,更是激发孩子们内心的力量,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铭记先辈的付出,传承红色基因。”
孩子们也在活动中收获满满,他们纷纷表示:“今天的故事很有趣,也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们知道了沂蒙精神的伟大,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沂蒙精神的内涵,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红色文化的种子。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沂脉相承,青聚理响”志愿宣讲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红色精神的传承使命,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宣讲人徐镯瑜与参与活动人员的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镯瑜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