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华师学子探访潮州鹳巢乡:解码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2-25 13: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郑翀   阅读 2.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成为探索乡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课题。近日,由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2023级本科生郑翀与华南师范大学2023级本科生李嘉源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鹳巢乡,围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路径研究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实践,形成《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路径研究——以潮州鹳巢乡为例》调研报告,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青年视角的解决方案。

调研报告摘要

一、实践背景: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潮州鹳巢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31红色革命遗址和场馆,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节点和潮州农民革命运动中心。2022年,鹳巢四村被中组部列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其建设经验对全国同类乡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在调研启动前,团队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界对红色美丽村庄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理论或个案局部理论,缺乏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团队希望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多学科方法,提炼可行的建设路径,同时关注红色资源活化中的现实挑战。

鹳巢乡地图

二、实践过程:沉浸式调研挖掘鲜活素材

​1. 走访革命遗址,聆听历史回响

团队深入鹳巢乡各行政村,实地探访五桂祠、周恩来演讲旧址纪念馆、李子俊故居等红色地标,并与革命烈士后代李鉴浩先生进行深度访谈。李鉴浩向队员们讲述了其祖父李子俊参与创办潮州首个农会、建立鹳巢乡苏维埃政府的革命事迹,并展示了《鹳巢人民斗争史》这一史料。

周恩来在鹳巢演讲旧址纪念馆馆内陈列

​2. 社会调查与结果分析

团队首先在鹳巢四村村委会与李秀桐副主任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了鹳巢四村乃至整个鹳巢乡红色美丽村庄的总体规划。随后,团队通过走访、访谈,重点了解村民对红色历史的认知程度及文旅产业参与意愿。调研发现:中老年村民能系统讲述革命故事,但青年群体中对本地红色文化了解程度较低,对革命精神的意义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与李秀桐副主任访谈

​3. 对比分析与模式提炼

团队将鹳巢乡与四川苍溪县高台村、贵州石阡县困牛山进行对比,发现其“组织引领+资源活化”模式的独特性。鹳巢乡将五桂祠打造为红色教育基地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拓革命遗址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道。鹳巢乡通过成立文化促进会、形成“烈属领军、民间助力,组织协调”的人才队伍等模式。

​三、调研发现:机遇与挑战并存

​1. 可行路径:三维五体框架的实践价值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可行路径示意图

组织引领强根基。鹳巢四村支部牵头整合资源,建立专职干部队伍,推动试点建设高效落地。

资源活化显特色。通过编纂《鹳巢人民斗争史》为红色资源利用奠定统一历史叙事基础。通过修缮遗址、兴建场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构建起覆盖全乡的红色文化网。

人才协同聚合力。烈属李鉴浩、民间文化促进会与村两委形成“烈属领军、民间助力,组织协调——三位一体人才体系,破解专业人才短缺难题。

生态优化固屏障。在红色资源开发过程中,鹳巢乡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村容村貌专项整治,探索出红色文化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产业振兴增收入。鹳巢乡以红色文化网为旅游产业资源,着力培育各红色线路沿线从事土特产与特色小吃经营的零售业与餐饮业,通过延长红色文旅产业链实现乡村与村民创收。

《鹳巢人民革命斗争史》封面

​2. 现实困境:发展瓶颈亟待突破

第一,资源开发不均衡。部分遗址因人力物力财力有限长期闲置,如清香园(原中共潮安县委交通站旧址)仍缺乏保护与利用。

第二,青年参与度不足。年轻一代对红色历史认知模糊,思政教育难以形成代际传承。

第三,产业创收能力弱。文旅产业链条短,缺乏规模化管理与品牌化运营,村民增收渠道有限。

​四、建言献策:青年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1,分级分类开发红色资源​

可建立“核心规划区—适度开发区—外围辐射区”动态管理体系。例如,对周恩来演讲旧址纪念馆引入数字化导览,对五桂祠嵌入文创体验空间,对闲置遗址逐步迁出居民并打造微型展馆。

2.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可编写《鹳巢革命精神读本》,实施“红色文化传承人才培育计划”,选拔青年志愿者担任义务讲解员。

3.延伸“红色+”产业链条​

可注册“鹳巢红”区域公用品牌,推出革命主题不锈钢制品等文创产品;可举办“潮州七日红”文化节,打造红色研学路线与农耕体验项目,促进“文旅+农业+手工业”融合发展。

鹳巢乡红色革命遗址、旧址等场所分布图

五、实践感悟:青春与红色的双向奔赴

这次实践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探索。团队成员在走访中目睹了老一辈革命者后代坚守初心的精神力量,也见证了村民面对红色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自豪。

此次调研既为鹳巢乡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也增强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吉大华师学子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领域,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让青春在田野间绽放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