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收到了来自共青团佐坝乡委员会和宿松县佐坝乡王岭村村民委员会的致谢函。在信中,双方对该校电气工程学院潘宇帆同学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卓越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赞扬。
潘宇帆同学已连续三次参与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始终坚守在佐坝乡乡村振兴的实践岗位上,任凭风雨如何侵袭,都未曾动摇他服务乡村的决心。他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深深扎根于这片广袤的土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面对乡村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诸多挑战,潘宇帆同学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他对乡村的深沉热爱与责任担当。
此次实践中,潘宇帆全身心投入多项工作。在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统计时,他严谨记录收支数据,为精准帮扶打基础;在困难家庭救助工作中,他助力医保报销、就业培训、低保保障等政策落地;在接待办事群众时,他热情耐心,用一杯杯热茶温暖人心,仔细聆听大家的诉求,尽己所能答疑解惑,收获了群众的认可与笑容。
共青团佐坝乡委员会在感谢信中对潘宇帆同学的奉献精神给予了极高的肯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活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卓越风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乡村振兴的漫漫征程中,潘宇帆同学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面旗帜,吸引并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投身到乡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汇聚起推动乡村发展的磅礴力量。
宿松县佐坝乡王岭村村民委员会在信中也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潘宇帆每年寒暑假都助力王岭村乡村振兴,发挥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出谋划策。整理村务资料时,他严谨优化档案管理,助力村务开展;组织文化活动时,他依村民需求喜好精心策划,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让乡村文化焕新。他工作能力出色,深受村民好评,他的无私奉献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展现当代青年担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潘宇帆感慨道,“返家乡”社会实践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历练。通过每年寒暑假的乡村振兴岗实践经历,他对乡村现状有了更为真切的认知,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事业的伟大与艰辛。
潘宇帆还满怀热忱地呼吁更多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他坚信,广袤的家乡大地是青年学子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这里,大家可以挥洒青春的汗水,释放无限的潜能。每一位青年大学生都应怀揣梦想与担当,踊跃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用青春的热情和智慧的光芒,共同绘就家乡繁荣发展的壮丽新画卷,在时代的浪潮中奏响属于青年一代的奋进之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吕婧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