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师范大学“牛娘戏韵,创意墨香”实践团队在梧州市岑溪市水汶镇牛娘戏传承基地的访谈活动中,不仅深入探讨了牛娘戏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方式,还成功推出了一系列以牛娘戏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并创新性地将牛娘戏元素融入绘画课程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访谈活动中,实践团队与受访老师共同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让牛娘戏这一地方戏曲焕发新的生命力。受访老师指出,牛娘戏作为当地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一直深受群众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传承这一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实践团队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其中包括将牛娘戏的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中,以及将牛娘戏课程融入学校教学。
团队成员采访传承老师
在文创产品方面,实践团队充分发挥创意,设计了一系列具有牛娘戏特色的文创产品,包括胸针、笔袋和书签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胸针以牛娘戏中的经典角色和元素为设计灵感,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既可作为日常佩戴的装饰品,也可作为赠送亲友的佳品。笔袋和书签则采用了牛娘戏的传统图案和色彩,设计简洁大方,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
在传授课程内容方面,实践团队创新性地将牛娘戏元素融入绘画课程中。他们结合音乐、美术、书法等专业优势,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绘画课程。课程形式主要以绘画为主,通过引导学生描绘牛娘戏中的经典场景、角色和服饰等,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牛娘戏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团队成员线下授课
据悉,这些绘画课程已经在各自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许多学生表示,通过参与这些课程,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牛娘戏这一地方戏曲艺术,也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家中学习到牛娘戏相关的绘画知识和技巧。
实践团队的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为牛娘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们通过设计文创产品、创新课程内容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望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化与对牛娘戏的探索,推出更多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并不断创新绘画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触到这一传统文化。同时,他们还计划将牛娘戏的传播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地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地方戏曲艺术。
此次实践团队在岑溪市水汶镇牛娘戏传承基地的访谈活动和文创产品推出,不仅为牛娘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担当。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为构筑中华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牛娘戏这一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戏曲艺术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文/李畅 图/李畅 黄翠君 陈昭羽 李志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晴磊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