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非遗与美食调研

发布时间:2025-02-19 13: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井威 兰卓睿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了深刻的了解苏州的非遗与美食,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与美食,增加自己文化素养。2025年1月13日,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姑苏墨客行”分队实践团队团员来到了苏州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去了解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美食。

一、苏州非遗和美食概述

苏州有着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昆曲在2001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同样也是非遗、苏州的制扇技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也是苏州非遗之一,苏州的非遗有许多这些仅仅是部分,苏州的历史悠久不仅使苏州有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使苏州有着许许多多的美食。著名的松鼠桂鱼就不必多说,还有例如响油鳝糊、母油船鸭等美食。知道了这些想必你已经对苏州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接下来将由姑苏墨客行实践团队带你走进苏州。

二、走进苏州的非遗和美食

首先是非遗,在苏州,姑苏墨客行的成员首先遇到了苏州制扇工艺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家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西北街道上,这家店在进门处就已经告诉了苏州制扇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制扇历史悠久,自南宋时边已经存在,在清朝时极为兴盛。于2006年被国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制扇根据种类可分为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折扇从南宋就已经开始了制作,扇骨造型多样,同时扇头的造型也同样不少,扇骨的材料主要以竹片为主,而扇面材料大多采用棉料宣纸,分为素面和画面,其中扇面为画面的折扇上大多是有名的书画,而为素面的折扇有仿古白素面和金面等。檀香扇是在清朝以檀香为骨的折扇演变而来。与折扇不同檀香扇是以檀香木制扇,这样做出来的檀香扇有这天然的香味,从而受人喜爱,同时檀香扇的样式也是变好多样。最后一种绢宫扇,人们常常叫它团扇,形状上不一定就是圆形,也可以是六角形,长方形等。同时绢宫扇的绢面扇柄和材料都有许多样式,而扇面不仅仅有这诗句还有着例如山水,花鸟等不同的画。

这些主要是苏州制扇的种类,苏州的制扇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那便是制扇工艺主要有扇骨制作,扇面制作,拉花和烫花。扇骨制作,顾名思义,就是制作扇骨的方法,扇骨相交于扇子就好比于骨头相交于人类,所以扇骨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扇骨的制作首先要经历洗,煮等一系列工艺使得扇骨可以体现出材料本身的美,然后再经过雕刻等工艺使得扇骨进一步变化成与众不同的样子。扇面制作,顾名思义就是制作扇面的方法,扇面相交于扇子就好比皮肤相交于人类,皮肤是判断人类美丑的一个标准,所以扇面也是判断扇子好看与否的一个标准,不同种类的苏州制扇可能使用的材料并不相同,但无论如何扇面的制作主要是为了让扇子的外貌更加丰富从而使扇子看起来更加好看。

拉花是檀香扇的制作中的一种技艺以奇险巧为特点,操作难度大。最后是烫花,是指用电烙笔在扇面上做出各种画面。经历这些后便可以做出一把苏州的扇子。在这家店中团队看到了许多中苏扇。这些扇子无一不在体现苏扇的特点,这些仅仅是部分不是全部。

团队所遇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只这一个,还遇到了有着悠久历史的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苏绣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在清代时来到了全盛期。苏绣作为名绣之一,它有着以下这些特点,首先是针法丰富,苏绣常用的针法就有着十多种,更别提还有着其它的针法。

然后苏绣还有着绣工精细的特点,作为名绣之一,苏绣对线条的排列和色彩的搭配有着极高的要求,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会刻画的栩栩如生。最后苏绣还有着色彩淡雅,苏绣在颜色上并不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相反它会给人一种清晰淡雅的美感。在内容上,苏绣取材极为广泛,不仅可以从生活中选取生活场景进行取材,同时也可以将书法,绘画等艺术融入苏绣,使得苏绣看起来更加美丽。在2006年苏绣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苏绣在当今时代也遇到了像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问题,那便是无人去传承和发展苏绣,但随着苏绣的发展,苏绣也在不断地与现代社会科技结合从而更好的发展下去。

接着是苏州的美食,苏州的美食有许多,在实践期间品尝到了许多。一是松鼠桂鱼,它是苏州的传统名菜,同时这道菜也是历史悠久,据说在清朝时因为乾隆皇帝而出名,材料方面除了一些基本的材料,做这道菜还需要一只桂鱼,再将鱼用刀处理过后,经过上浆,拍粉以及油炸等一系列处理后这道苏州名菜就完成了。这道菜原名叫做松鼠鳜鱼,由于在刚炸好后淋上酱汁会发出犹如松鼠的声音,同时外貌也像一只松鼠所以叫松鼠鳜鱼。

另一道菜是响油鳝糊,它是一道有名的苏帮菜,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由于这道菜在上桌时油由于温度还未消散所以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这同样也是这道菜的特色。这道菜除了其他基础食材最重要的是鳝鱼,这道菜在制作时前面需要对鳝鱼进行腌制,在腌制后加入各种食材进行爆炒以及加入材料之后淋上热香油就差不多完成了。这道菜的口味偏甜,但是并不腻,同时这道菜也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

提到苏州我们不得不提起甜点,在这次实践中我们便品尝到了苏州的芋泥麻薯。通过名字已经可以了解到这道甜品的主要原料是芋头和麻薯,芋头多选用香芋或荔浦芋,用这两种芋头做出来的芋泥麻薯有着独特的口感和风味,麻薯主要包括糯米粉,玉米淀粉,牛奶,糖等。同时芋泥麻薯还可以搭配其他的配料从而使这道甜品有着许许多多的种类。这个甜品口味并不像其他甜品那样甜的发腻,这道甜品的甜度并不是很高,同时他还有着独特的口感,吃起来非常有嚼劲同时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这使得许多人对这道甜品赞不绝口。这便是我们姑苏墨客行团队成员在苏州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部分苏州非遗及美食。

三、对苏州非遗和美食的感受

在苏州这座城市,不仅有着多种多样的美食,还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美食,走进苏州可以见到许许多多的美食,在那边有着刚刚做好的松鼠桂鱼,刚刚淋上的酱汁还在发出像松鼠一样的叫声,本身就像松鼠的松鼠桂鱼现在就像一只活的松鼠一样活灵活现,品尝一口,刚刚炸过的松鼠桂鱼恰到好处的酥脆,再配上酸酸的酱汁,让人吃完一口还想再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而另一边有着新鲜出炉的响油鳝糊,看着这道热乎乎的菜,夹起一小块鳝鱼放入空中,爽滑的口感再配上这种甜甜的酱汁不仅体现出了鳝鱼本身的味道而且还有了更加丰富的味道。在吃完了这些名菜之后向前看是甜点,吃完饭之后来点甜点可以让自己吃过美食快乐的心情变得更加快乐,看着碗里QQ弹弹的芋泥麻薯,用勺子放在嘴里,品尝着这道富有嚼劲并且冰冰凉凉的甜点,正好解了腻。

苏州非遗,更是让人震撼,一边有着苏扇,看着苏扇的扇骨先经过精细的雕琢之后变得与众不同,而另一边在制作扇面,扇面在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后出现了不同的画面,有的精细,有的优雅,有的丰富……再将扇骨与扇面结合最后出现了苏扇,一把把苏扇就这样慢慢出现,这些扇子不仅仅是扇子,它们更是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再转头发现了苏绣,一针一线不断的在不断的穿梭最后汇聚成了一个个苏绣,它们的图案或许不尽相同,有着自己的特点,颜色或丰富或单一,不少中国历史上的著作出现在苏绣上,苏绣用着属于自己的方式去传承中国的文化是独属于中国的瑰宝。

苏州的美食吸引人前来这里,但是当人们来到这里后她才揭下她神秘的面纱,使人们发现了它的历史悠久,非遗的传承体现出来了,而众多美食也可以体现出这点。通过这次在苏州的学习,团队深刻体会到了关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也应该肩负自己的责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越来越多的人的人去认识这些文化,使这些文化不断的流传下去,一代接这一代永不中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兰卓睿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