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17日讯 (通讯员 胡昕怡)2025年1月20日,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书香筑梦,家乡印记”实践队走访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南苑街道综合文化站,针对文化站一楼的杭州书房开展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聚焦浙江省会杭州,概括总结浙江地区城市书屋的发展模式与独特优势,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进一步深入了解“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目标。
图为杭州书房内景。戚欣维 供图
临平南苑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于2021年,位于临平南苑街道核心CBD地段,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各类活动场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下层是作为“杭州书房”建设的临平图书馆南苑分馆。杭州书房藏书丰富,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包含新书展示区、电子阅览区、盲书阅读区、亲子阅读区、茶吧休息区等区域,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总计藏书量3.8万册。杭州书房作为集休闲与学习为一体的综合体,是周边居民在节假日的热门去处。
图为图书漂流角。戚欣维 供图
文化站站长连丹丹带领实践队参观杭州书房并接受实践队采访。在实践队问及城市书屋相较于传统图书馆的优势之时,她提到:“书屋结合南苑特色,精心打造‘喜阅荟’阅读品牌,举办涵盖诗词、传统节日、非遗文化、儿童绘本等主题的读书会,茅盾文学奖得主叶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卓介庚等知名作家曾亲临南苑文化站举办个人作品专场分享会,促进文学爱好者交流互鉴,这些活动都是传统图书馆不具备的,也是城市书房的独特之处。”南苑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杭州书房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在提供休闲阅览的功能之外还会定期举办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使“静态”的传统图书馆更添“动感”的新时代特色。
图为站长连丹丹接受实践队采访。戚欣维 供图
杭州书房建设的最初目的是方便城市及乡镇居民广泛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其宗旨在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书香城市。基于以上目的,南苑街道综合文化站针对儿童和残障人士作出了软件和硬件上的优化。杭州书房设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儿童阅览区,区域内使用儿童喜爱的卡通元素作为装饰,并有定期举办的“亲子共读一本书”阅读活动,旨在构建儿童友好型图书馆,为孩子们搭建通往智慧与想象的桥梁。文化站的一系列措施大大便利了儿童阅读,文化站因此荣获“杭州市2024年度儿童友好图书馆”的荣誉称号。除此之外,南苑街道综合文化站还专门开辟了一块盲人阅览区,该区域收藏的各类图书全部为盲文所作,为盲人这一常被忽略的群体提供了阅读平台。
图为正在阅读的儿童。胡昕怡 供图
为了提高居民的阅读参与感,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调动居民的阅读兴趣,南苑文化站创办了名为“南苑文学社”的文学社团。“南苑文学社是由一群写作爱好者组成的,他们聚集在一起抒发自己的感悟,把它写出来,然后通过杂志编写出来。”站长连丹丹提到。南苑文学社积极组织会员开展采风活动,并多次参与各类文学赛事,近年来成就斐然。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文学社创作并编辑出版了多期《南苑》文学内刊。
图为《南苑》文学内刊。胡昕怡 供图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杭州书房在建设中加入了智能化元素。阅览区的智能化设备齐全,配置了图书自助借还设备、喜马拉雅朗读亭、有声图书牌、有声图书墙、定向音箱等数字阅读设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便捷性。相较于人工扫码借还书,智能化设备所需人力更少,借还书更为快捷,减少了市民排队的时间,并且便利了残障人士的使用,让更多居民享受“数字化+阅读”的魅力。
图为正在使用自助借还书设备的居民。胡昕怡 供图
每一次翻开书页,都是与不同灵魂对话,汲取无尽智慧。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书屋建设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更丰富的藏书和更先进的设施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书香城市。在新的一年里,请继续与书为友,让阅读成为生活底色,在书籍的滋养下,不断成长,奔赴更好的自己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昕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