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保定老调的艺术探索之旅

发布时间:2025-02-17 19: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谢丰泽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本网保定讯:2025年1月17日,为深入挖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定老调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老调重弹”寒假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保定关汉卿大剧院,开展了一场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文化探访活动。此次活动通过访谈、观演与互动体验等形式,旨在探寻传统戏曲的当代生命力,并为老调文化的传播注入青年力量。

活动首日,团队与保定老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杜振忠老师展开深度对话。作为老调艺术的活态传承者,杜振忠从历史脉络、艺术特色及传承现状三方面展开讲述。他提到,保定老调发轫于明末清初,以高亢激昂的唱腔、质朴生动的表演风格著称,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承载着冀中平原的乡土记忆。“保定不仅是老调的诞生地,更是其发展的沃土。”杜振忠强调,“每一段唱词、每一个身段,都凝聚着几代艺人的智慧与情感。”团队成员通过详实的记录与提问,逐步勾勒出老调艺术从草根戏台到国家非遗的百年历程。

对杜振忠老师进行深度访谈

次日,实践团队观摩了保定老调艺术团演出的经典剧目《封赏太君》。舞台上,演员们以“唱、念、做、打”的娴熟技艺,将忠孝仁义的故事情节演绎得荡气回肠。主唱者一开腔,高亢的梆子声穿透剧场,配合鼓板铿锵的节奏,瞬间点燃观众热情。剧中“太君训子”一幕,演员以细腻的眼神与手势传递家国情怀,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演出结束后,团队成员与美国青少年交流团骨干进行交流,探讨老调音乐配器、服饰纹样等细节。交流团团长表示:“传统剧目需要与时俱进,但内核不能丢。我们正尝试融入现代舞台技术,让年轻观众更容易接受。”

表演人员合影

此次探访不仅让学子们领略了老调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引发了对传统戏曲生存现状的思考。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言:“老调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活的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记录与传播,让更多人听见它的声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丰泽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9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