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14日讯(通讯员 何婷)2025年寒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的实践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踏上了前往陕西省华阴市的征程,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华阴老腔,旨在探寻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脉络,助力乡村文化发展与振兴。
抵达华阴市后,实践队首先前往华阴老腔的发源地,拜访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香玲和张喜民老师。在与两位老师促膝长谈中,队员们深入了解到华阴老腔从起源之初的船工号子,历经岁月洗礼,逐渐发展成为独特民间艺术形式的艰辛历程。张香玲老师回忆起儿时跟随长辈学习老腔的场景,那些口传心授、代代相承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传承的不易与坚守的力量。
在走访双泉村时,实践队发现华阴老腔与村庄的发展紧密相连。曾经,华阴老腔的火爆让双泉村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繁荣。然而,随着老腔的逐渐式微,双泉村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不少村民选择外出谋生,村庄发展陷入困境。这一现象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乎艺术本身,更与乡村经济、文化的振兴息息相关。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的实践队队员们收获颇丰。不仅深入了解了华阴老腔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与困境,更在实践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积极投身到华阴老腔的传承与乡村振兴的事业中。通过撰写调研报告、组织宣传活动等方式,呼吁更多人关注华阴老腔,为其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队员们也将结合专业知识,为双泉村等相关乡村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助力乡村实现文化繁荣与经济振兴的双赢目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婷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