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赴泉州市开展“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寒假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1-19 15: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郭昕妍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1月16日——17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先后赴泉州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参观讲学、座谈交流等领悟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探索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途径,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闽台木偶,艺韵悠长

泉州博物馆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介绍了福建木偶戏的发展情况。木偶戏在漳州、泉州和台湾都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通过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员吕睿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福建木偶戏是中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两种。自公元十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其表演技法精湛、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丰富、偶像造型艺术精美绝伦,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成为当地社区民众珍爱的表演艺术形式。

闽台情牵,众偶一心

为了更好地了解泉州提线木偶戏和晋江布袋木偶戏,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师生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庄清海进行座谈交流,同学们得知闽台木偶文化不仅在表演形式和技艺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台湾的布袋戏就与闽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今天,木偶艺术依然丰富着闽南民间文化生活,成为大陆、台湾和海外闽南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

偶说非遗,魅力绽放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重点展出木偶戏相关的展品。其中,“木偶之父”江加走雕刻的木偶头像技术精湛,形神兼备,艺术造型独树一帜,留存的作品被国家当作一级文物保管。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实践队成员还沉浸式观看了展馆放映的提线木偶戏,队员们纷纷被惟妙惟肖的木偶表演吸引,真正地感受到了木偶戏的独特魅力。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不仅了解了福建木偶的发展情况,还深入学习了闽台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增强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下一步,实践队将持续推进“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继续深入探索木偶艺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昕妍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76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