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5日讯(通讯员 刘瑞恒 胡家源) 2024年8月7日,山东财经大学粤韵坊社团和“奕奕中纹”项目团队合作组建的粤闽文化调研分队前往广东省博物馆进行了广府文化纹饰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最为重要的分支,由中原与江南移民文化所形成,传承了中原汉文化精髓,同时也吸收了来自海外华侨华胞文化印记和文化感受。
图为团队成员出发合影
团队成员步入位于广州的广东博物馆,欣赏“广绣”,“广彩”,“广雕”等传统纹样,调研祠堂,镬耳屋等建筑上的特色纹饰,感受粤方言地域文化的独特风采,领略千年羊城的文化底蕴。漫步在广东博物馆中,国内外游客熙熙攘攘,一同欣赏繁华都市下的文化瑰宝。
本次参观调研以广绣、广雕、广彩为重点,聚焦岭南文化特色,领略借助广绣、广雕、广彩展现的多元性、开放性、务实性。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广绣文物
广绣(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广州及周边地区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他针法多变,针步均匀,能巧妙的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肌理,题材广泛色彩丰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谐运用,不仅讲究刺绣的针法技术,更加注重绣品的艺术效果,讲求“功”,为“艺”用人物绣与花鸟绣等是广绣的特色产品。团队成员通过观看文案细节领略其细致的刺绣针法,感受广府地区古人的艺术智慧。
在 广东省博物馆,艺术展览区,团队看到美丽的陶瓷艺术,便禁不住深入探索这些彩陶的发展和特点。广彩,全名广州彩瓷,始于明代广州三彩,清代发展为五彩,于乾隆年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明清广府文化的重要象征。广彩艺人继承明代彩瓷的艺术特色,吸收西洋画法,绘上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图案,逐渐形成独特的岭南艺术风格,并将许多图案固定下来,成为广彩的传统花款,例如花篮、龙凤、彩蝶、金鱼、古装人物等。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的广州彩瓷艺术品
广雕,广府雕塑的简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牙雕,玉雕和木雕。广州玉雕艺术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留色”的特技,显出了原玉的天然颜色,特别精美。
团队在参观过程中,看到一直“白切鸡”—“金鸡报喜”,坐落于展厅之中,成员们眼前一亮,雕塑与美食结合,真是一绝。通过标注和询问工作人员了解到其采用的原材料为“广宁玉”,其温润易刻、色彩瑰丽,继承了外来的传统民间玉雕的题材特点,很大程度体现中国古代礼仪中对“礼器”的要求,广宁玉被赋予了祈福驱邪、招财进宝、幸福长寿、吉祥如意等多重美好的寓意。此件工艺品以其珍稀的材质、惟妙惟肖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爆裂的鸡皮,甚至连鸡皮上细小的毛孔都在玉雕大师的巧夺天工下得以呈现,不仅是博物馆的珍贵收藏,更是传承和弘扬广东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真谛。
图为团体成员所摄广雕艺术品
图为团体成员所摄广宁玉雕
广东省博物馆乃广东地区特别是广府文化展现其风采的重要基地,其中的广绣,广彩,广雕乃广府文化的三大名作,浓缩着生活在广州及周边古代民众的艺术追求和为文化底蕴,结合中原传统汉文化,吸收海外精华,共著起岭南文化重要分支的灿烂篇章。广东省博物馆中的各色藏品,为团队研究广府文化传统纹样,了解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奕奕中纹粤闽文化调研队,通过在广东博物馆的此次探索,加深了对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的了解,对之前搜集到的纹饰进行了扩充和丰富,利于促进广府特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胡家源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