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正腔圆织成语,语通四海推普音

发布时间:2024-09-02 23: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雯惠 田欣雅   阅读 3.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9月2日讯(通讯员 朱伟玲 程依雯)在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老河口市,一群满怀激情的志愿者如同文化的灯塔,照亮了推广普通话的道路。他们深知,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厚重与辉煌。因此,星空梦想志愿服务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旅程,将成语接龙这一传统智慧游戏巧妙融入普通话推广活动之中,为老河口市的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在这里,古老的成语与现代的普通话交相辉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力量。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课堂、热情的讲解,激发了孩子们对语言的热爱与对文化的向往。每一次成语的接龙,都是对智慧的探索与传承;每一次普通话的发音,都是对民族情感的抒发与共鸣。在老河口市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书写着一段关于语言、文化与精神传承的动人篇章。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们介绍成语)

妙语连珠,成语接龙初体验

志愿者老师以一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作为开场白,瞬间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成语世界的大门。紧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成语接龙游戏悄然拉开序幕,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尝试着用普通话流畅地表达每一个成语,从“追本溯源”到“源源本本”,再从“本末倒置”到“置之度外”……每一个成语的顺利接龙,都伴随着学生们自信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渐渐地,学生们完全进入了状态,他们不仅享受着成语接龙带来的乐趣,更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普通话的表达能力,让这场推广普通话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文化的韵味和语言的魅力。

字正腔圆,成语背后的故事

即使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孩子们十分投入,也难免会对一些成语仍充满疑惑与不解。对此,我们的志愿者会耐心地给出解释,每一句解答都如同精准的钥匙,解锁着他们心中的疑惑与好奇。他们目光炯炯,认真倾听,随着老师的讲述,时而点头赞同,时而眉头微蹙,深入思索。这种认真与投入,不仅体现在他们专注的神情上,更在于他们积极响应、勇于提问的每一个瞬间,展现出了张集小学的同学们蓬勃朝气与对知识的渴望。整个课堂,因这份专注与热情而熠熠生辉,成语故事的力量,在这一刻,深深烙印在每位学生的心田。

(图为志愿者耐心给学生解答疑惑)

你言我语,成语接力显身手

在成语接龙的课堂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热情高涨地投入到这场智慧与速度的较量中。他们或站或坐,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挑战的目光。每当一个成语被抛出,接着便是另一位同学快而准地接龙,整个教室充满了紧张而愉悦的氛围。同学们不仅展现出了对成语的深厚积累,更在接力中锻炼了思维敏捷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每一次成功的接龙都伴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让整个成语接龙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图为同学们积极参与成语接龙)

余音绕梁,普通话伴我行

课堂尾声,普通话的韵律与成语接龙的智慧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回顾今日,每一个成语的跳跃,都是语言的火花,照亮了知识的殿堂;每一次接龙的流畅,都是团队合作的见证,凝聚了我们的力量。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无论是走向何方,愿孩子们都能带着这份对普通话的热爱,对成语文化的传承,继续前行,传递中华文化的魅力。

(图为同学们练习普通话学习成语故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雯惠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27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