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9月2日讯(通讯员 何媛芳)文旅融合创佳绩,古井美景惹人迷,8月22日-8月25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古韵新绘实践队深入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应古井镇政府邀请到江门市古井镇多处著名景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探索当地旅游业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创新性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队伍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出新时代青年人视角下风格鲜明的古井镇手绘地图并拍摄制作古井镇旅游宣传片,深入了解古井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同时挖掘当地美食与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以青春的活力与智慧、高效团队合作与脚踏实地的付出提升旅游业的市场知名度与竞争力,为古井文旅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古井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之一,位于新会区南部,银洲湖东岸,扼银洲湖出海口之咽喉,是银洲湖出海的必经之地,有省一级金门公路贯通全境,与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相接,可通粤西联港澳,地理位置优越。百千万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古井镇致力于盘活现有资源,守正创新,潜心打造古井镇的独特靓丽的旅游名片,让古井不只有“古”,将传统与现代创新性融合与创造性发展。
图为古井镇副书记袁社灿在座谈会上与队员们交接工作。通讯员 蔡思琪 摄
图为古井镇政府工作人员杨文杰为队员介绍古井镇基本情况。通讯员 蔡思琪 摄
探秘古井觅古韵,穿越时空话今昔
8月22日上午古韵新绘队伍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古井镇慈溪村的百年文化客栈度假村集合,在慈溪这片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土地上,古韵新绘队找到了他们此次探索与创作的理想之地——荷溪星舍民宿。这里有历经岁月沉淀的百年侨校—慈溪本厚学校,古朴的建筑风格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不凡,周边还有古井镇近年精心打造的古井艺术部落,将传统与自然、艺术相结合。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住宿之所,更是心灵栖息、灵感迸发的“大本营”。
整理好行装之后,队伍踏上了前往古井镇另一古村落—文楼村之旅。新会文楼村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村庄,它不仅是古井镇的文化之乡,而且还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村庄中的吴氏宗祠和文炳阁等古建筑,不仅是岭南建筑风格的代表,而且承载着村庄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村内更建有历史名人馆,其文化底蕴之深厚实令人为之叹服。
图为队员们参观古井镇历史名人馆。通讯员 蔡思琪 摄
古井镇行:寻迹历史脉络,绘就文化新篇
8月23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古韵新绘”实践队继续深入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开展第二天的实践活动。队伍首先前往了风景秀丽的大岭山森林公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在葱郁的林间小道漫步,队员们不仅领略了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还通过实地考察,为手绘地图增添了更多生态元素。
图为队员们在大岭山森林公园进行拍摄任务。通讯员蔡思琪 摄
随后,队伍转战古井镇烧鹅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不仅是美食的聚集地,更是古井镇饮食文化的缩影。队员们深入街区,探访了多家历史悠久的烧鹅店,品尝了地道的古井烧鹅,感受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与风味。同时,他们还通过拍摄和记录,将这一美食文化瑰宝纳入旅游宣传片的制作中,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古井烧鹅。
下午,队伍来到了霞路村,重点考察了耿光堂宗祠。这座宗祠不仅是霞路村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岭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队员们仔细观摩了宗祠的建筑风格、雕刻艺术以及内部陈设,深刻感受到了其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通过此次考察,队员们对古井镇的文化底蕴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探寻古井遗迹传承文化精粹
岁月是一条长河,而古井镇则是这条河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如同历史的探索者,踏上了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开始了一段寻根问底的文化之旅。他们的脚步,不仅踏遍了古井镇的每一寸土地,更深入到了历史的每一个角落。
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这片见证了700多年前壮烈海战的土地,如今已化作一处主题景区,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在这里,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处飞檐翘角、木雕壁画都讲述着岁月的故事。学子们在这里驻足,用心聆听历史的回声,感受着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悠长。
图为队员们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的拍摄成果。通讯录 蔡思琪 摄
炮台巍峨映古韵,学子情深绘新章
古井镇古炮台遗址,这座见证了岁月流转的坚固堡垒,四周绿树成荫,城墙与炮楼巍峨耸立,它们是英勇抵御外敌、保卫家园的不朽象征。学子们登临炮台之巅,极目远眺,四周的美景尽收眼底,仿佛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展开。
在古井镇,学子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悠长,更能找到一份静谧与纯粹。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古井镇,让心灵在古井的诗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与自由。古井新韵,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学子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共同绘就这个时代的新画卷。
未来,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使者,古韵新绘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将秉承“百千万工程”的精神,以青春的活力和智慧,深入挖掘和传承古井镇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赋予这些传统以新的生命,助力古井镇的文旅宣传,让古井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媛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