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陈可欣)为了助力乡村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机遇,进一步践行“三正”主题,弘扬时代新风。2024年6月28日至7月2日,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艺赋象星古村,青春建功仙游”社会实践队赴莆田市仙游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调研传统民居修缮情况、参观农产品体验馆和种植基地、体验电商直播、开展校地共建活动,充分发挥设计学院专业优势,贡献青春力量。
循迹传统民居,承载文化记忆
实践队员多次深入仙游县菜溪乡象星村正在修缮中的传统民居群,对古建筑外立面与内部构造进行了细致的踩点、勘察与测量工作,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巧妙融入实践之中。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调研实践中也有了用武之地。“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团队成员最大的感受。实践期间,设计学院缪远教授就地取材,为实践队师生讲解了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象星村传统民居的选址特征及聚落形态、古建筑的立面改造和主体结构加固等修缮工作开展情况、枪楼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应用场景、文旅融合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等内容,并勉励实践队成员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把握干事创业的平台,采取“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的方式,积极为文旅IP形象设计、视觉导览系统、特色文创产品等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调研象星村修缮中的传统民居 通讯员 林芷璇 摄
设计赋能农产,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师生参观了象星村油茶体验馆、仙游县菜溪乡的油茶种植基地,近距离接触并学习油茶产业相关知识。当地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农民种植油茶,推动了油茶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实践期间,象星村党支部书记岳炳候向实践队师生介绍了目前象星村的特色农产品及其外包装情况,并与实践队师生围绕农产品外包装设计未能突出地方特色、包装设计不够精致等问题展开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就农产品外包装的外观形态、文旅特色、视觉元素、色彩搭配等方面初步确定了设计方向。目前,实践队基于象星村文化特色已成功设计出1个形象logo、1套茶油的包装、“大米·黄花菜·笋干”包装三件套、以及外包装礼盒。
图为实践队师生与象星村负责人座谈 通讯员 陈灏 摄
探寻特色产业,弘扬工匠精神
实践队走进仙游县鲁艺集团,深入挖掘红木与沉香产品的文化内涵。参观期间,工作人员详尽讲解了仙游红木产业的历史与制作工艺,琳琅满目的红木制品涵盖成套家具、工艺摆件、首饰盒、手串等多个品类。同时,实践队员还深入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工匠师傅对红木的精雕细琢。随后,实践队员了解了鲁艺集团沉香产业发展情况,学习了仙游沉香文化,并与鲁艺沉香负责人交流了产品外包装的初步设计构想。最后,实践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鲁艺香文化”直播间,队员们“化身”主播,直播间在半小时内便收获上万点赞。此次直播对实践队队员来讲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深刻的体验,对该公司而言也是一次别出心裁的宣传。
图为实践队成员沉浸式体验直播 通讯员 徐玙璠 摄
实践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深刻领悟到青年学子的目光不应该只局限在向上的求索,更要注重对脚下土地的丈量。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他们将会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紧密的与实际相结合,以青春澎湃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把青春写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新征程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可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