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姚然、储琬佳、杨朝阳)恩施来凤,这片云雾缭绕、河溪潺潺的鄂西南土地,是一片孕育英雄、深藏英雄的红色土地。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来凤好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很多难以磨灭的红色记忆。和平建设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前辈退役后,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深藏功与名六十多年,带领乡亲们开山、凿渠、修坝,呕心沥血、遍历艰辛,造福一方乡亲。7月2日,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峰回龙转 辛火相传”社会实践队走进这片土地,以红色教育为主线,通过“参观+学习”方式,让全体队员用双眼了解红色故事、用脚步丈量先烈足迹。
1.身处“至暗时刻”,信仰即是火炬
图为来凤县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图。实践团队成员桂嘉祺 供图
身处“至暗时刻”,信仰即是火炬,循“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忠诚印迹,读懂“顶得住风雨”的伟大信念。5日上午,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峰回龙转 辛火相传”社会实践队来到来凤县烈士陵园,祭奠那些为来凤解放、为新中国成立而奉献出生命的烈士们。
迎春前的冬天最寒冷、黎明前的黑夜也最漫长。回眸悠悠岁月,先烈经历了太多苦难。绝境之中,是一批批怀揣着信念的战士、怀抱着忠诚的热血青年,用生命扛起大旗、用鲜血让旭日东升。团队成员来到烈士陵园,就是要循先烈“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忠诚印迹,以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永葆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2.笃行“漫漫长路”,梦想即是坐标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来凤县民族博物馆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展。实践团队成员 丁宇亭 供图
笃行“漫漫长路”,梦想即是坐标,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搏印迹,读懂“守得住初心”的伟大精神。在参观完来凤县烈士陵园后,实践团队即来到来凤民族博物馆,参观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展。张富清前辈出生于贫苦农家,在战场上,张富清老前辈英勇杀敌,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转业后,张富清前辈到来凤县参与扶贫工作。他将荣誉悄然封存,扎根山区为民造福。
“看到张富清老前辈的事迹,不禁想到张富清老前辈不就是共产党人的典型代表吗?遥想强渡乌江时,是人民给红军当向导、当挑夫;当敌人搜查时,是人民将年轻战士当作自家孩子藏起;看淮海战役时,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了共产党的助力。”实践团队成员储琬佳说道。
图为实践团队在来凤县民族博物馆的合影。实践团队成员 丁宇亭 供图
百年斗争,让中华“换了人间”,百年奋斗,让幸福普及万户。实践团队成员杨朝阳表示“前辈们的奋斗,让祖国、让来凤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以如歌岁月为名,用张富清式的‘红色风骨’书写青春脊梁,以‘心中红心’的坚定刻画不朽信仰,在悠悠岁月中奋楫扬帆,在漫漫征途中大道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朝阳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