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力库伦旗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14 16: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青橙志愿服务队   阅读 6.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徐梁宇 舒佳荣) 为深入探究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机制,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海洋大学“乡村振兴,青春笃行”库伦旗乡村旅游调研规划实践队的成员们走进库伦旗,深入了解了库伦旗的文旅资源。

 

图为团队成员在养蓄牧河河畔的合照

绿野寻踪,沙漠探奇

库伦旗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实践队通过深入调研,对库伦旗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性。

养畜牧河河畔的原始放牧景观、额勒顺镇的沙漠绿洲、茫汗苏木的生态林项目,以及银沙湾景区的沙漠生态旅游,都展现了库伦旗乡村旅游的多样性和潜力。

特别是茫汗苏木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蟹田大米生产基地的创新性产业,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花明小驻"项目更是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完美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银沙湾景区作为3A级旅游地,其沙漠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提供了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和地道的美食体验,是库伦旗旅游的亮点之一。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居民共舞安代舞

安代舞美,荞麦花香

实践队深入体验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通过学习安代舞,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蒙古族舞蹈的热情与豪放,更对库伦旗作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深刻的认识。安代舞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当地旅游业的一大促进。荞麦饸饹让队员们领略了库伦旗特色农产品的独特魅力。荞麦作为库伦旗的地理标志产品,其多样化的深加工产品,如荞麦米、荞麦挂面等,展现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潜力。夜市的繁华与活力,更是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库伦旗的夜生活文化。丰富的美食、热闹的娱乐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愉悦的体验,也为当地居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色彩。

 

图为团队成员共览三大寺

文化根深,药香宁心

实践队深刻体验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文化。首站安代博物馆,队员们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资料,感受到了库伦旗与华夏文化一脉相承的独特魅力,以及民族团结的辉煌历程。在库伦旗蒙药厂,实践队深入了解了蒙医药的历史与现代发展,见证了民族医药的创新与传承。蒙药厂作为全国生产蒙药品种最多的企业,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也为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大寺的考察让队员们对宗教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认识到其在地区历史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三大寺作为蒙古族宗教圣地,对于研究内蒙古地区的宗教、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道老都嘎查红色记忆展览馆的参观,让队员们回顾了国家的辉煌历程和红色精神,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红色精神的传承,对于激发青年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在银沙湾的合影

库伦旗认真贯彻落实“走生态路,兴农牧业,打文旅牌”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库伦旗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独具乡村特色、沙漠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等相互融合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全面推进“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实施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蒙医药、旅游+文化等项目,乡村文旅产业成为库伦旗经济发展新亮点。中国海洋大学“乡村振兴·青春笃行”库伦旗乡村旅游调研规划实践队对库伦旗的探索不会停下,团队成员期待将实践过程中美好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助力库伦旗发展的一份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文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