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银龄,心桥相连——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橙志愿服务队“银铃话科普,倾听心相连”实践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08-14 16: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青橙志愿服务队   阅读 7.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葛梦瑶)《“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出了“以人为本,顺应趋势”的基本原则,旨在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老年人在养老等民生问题上的“急难愁盼”,优化服务供给,提升发展质量。面对生活方式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数字鸿沟”,老年人群体面对智能设备“不会用”“不敢用”“易受骗”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帮助老年人健康科学安全使用智能手机,提升预防养老诈骗意识,中国海洋大学青橙志愿服务队“银龄话科普,倾听心相连”三下乡实践团队(以下简称“实践团队”)携手市南区科学技术协会,于2024年7月4日至7月11日深入青岛市市南区17个街道及社区开展近20场“银龄科普”大讲堂活动。

图为实践团队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

本次科普大讲堂以科技助老、智慧养老、反诈防诈为主要目标,以智能手机使用、科学辟谣与养老诈骗预防三大专题为主要内容,聚焦老年人在网络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并予以科学指导,自开展以来,受到市南区各社区与街道的广泛好评。

科技助老|智能手机实用操作篇

为充分掌握老年人在智能手机中使用的“疑难杂症”并针对现场参与老年人提出的智能手机使用问题做到“对症下药”,实践团队成员在大讲堂活动开展之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生动形象的科普讲堂。

为加深现场老年人理解,确保参与者能够听得懂、学得会、跟得上,实践团队成员还充分发挥了“1+N”服务优势,即现场 1 位讲师主讲,多位志愿者手把手教学,对于老年人的智能手机“痛点”问题进行了课中指导与课后教学,获得了广大居民的热烈反响。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手把手”指导与教学

智慧养老|网络谣言科学破除篇

网络在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实践团队成员关注到老年群体因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辨识能力较弱对健康、安全等话题特别关注更容易成为网络上各种各样谣言的受害者为此,实践团队精心准备社区老年人推出网络谣言汇整课,旨在帮助他们擦亮眼睛、构建起一道网络谣言“防火墙”

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谣言并播放专家讲解视频打破老年群体在网络生活中的信息差,并通过讲解真实案例让老年人意识到网络谣言的破坏力。此外,实践团队主讲人还教授老年人如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如何识别信息中的逻辑漏洞,以及如何使用谣言核查工具。同时,实践团队也鼓励老年人在遇到不确定的信息时,与家人多沟通请教专业人士

图为观看转基因食品谣言破除视频

活动后实践团队与市南区科协共同总结了几点经验首先,持续的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老年人的信息辨识能力至关重要;其次,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讨论的平台,可以有效地减少谣言的传播;最后加强与社区的合作,有助于形成防谣反谣的长效机制。

反诈防诈|有效预防养老诈骗篇

时下,诈骗手法不断演变,AI诈骗更是让受害者措不及防,不少骗子也盯上了网络安全意识薄弱、易受虚假信息蒙骗的老年群体,企图骗走老年人的养老积蓄。为了提高老年人的警觉性,预防养老诈骗的发生,实践团队精心设计了“反诈防诈”专题课堂,提高社区居民对养老诈骗手段的防范意识。

本专题讲堂以养老诈骗的常见手段、特点和危害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案例列举与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老年群体深刻认识到养老诈骗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同时,实践团队成员们还向居民们传授了防范高科技诈骗的实用技巧和应对策略——如不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等。

 

图为实践团队主讲人的认真讲解

团队成员提醒老年朋友们:诈骗人员经常利用老年人对健康和社交的需求,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进行各种形式的诈骗——如电信诈骗、医疗保健品诈骗、旅游诈骗、街头手机诈骗以及情感诈骗等。

图为认真记笔记的居民朋友

活动总结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居民的合影

 “银龄话科普,倾听心相连”三下乡实践团队致力于用“银龄话”,做爱心事,在帮助老年人体验数字化生活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共同为老年人建立起一道更加坚实的信息防线,避免老年人遇到不必要的危害。相信只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清朗的信息环境,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到数字化时代的福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文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