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三线峥嵘岁月,镌刻最美奋斗青春 ——寻续绵阳三线建设的时代记忆

发布时间:2024-08-14 10: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郭书宏   阅读 2.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4日讯(通讯员 郭书宏)绵阳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三线建设为绵阳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绵阳带来了一批三线工业遗产。作为三线精神和历史的载体,三线工业遗产是一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记录史,是三线建设者的生产奋斗史,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精神文化是绵阳接续发展的不竭动力。8月10日,四川师范大学“狮行三线•筑梦青马”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学生三线建设文化资源大调查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深入绵阳市跃进路历史文化街、126文化创意园开展实地考察,探寻绵阳三线文化印记。

重温三线精神,再创火红年华。上午9点,团队成员前往绵阳跃进路·三线记忆馆。该场地内含长虹厅、九洲厅、华丰厅、四零四厅,旨在集中展现绵阳三线建设四厂两院的文化和精神以及老物件、平凡英雄文化墙、红色故事等,全面开展三线精神和党史党建宣传教育工作,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千家万户。成员们踏入这片区域,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都像是历史的见证者,带大家走进那个特殊时期的生活场景。让团队成员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热情与执着,他们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每位成员都坚信,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行。

上午10点,团队来到了绵阳126文化创意产业园:见证三线建设和科技文化的流金岁月。在绵阳人心里,“126”是历史上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军工单位的代号;如今,“126”是充满文化与艺术气质的休闲乐园,是浪漫满园的网红打卡地。126文化创意园前身为中国电科九所科研生产基地,是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的军工文化园区。近年来,126文化创意产业园经过不断改造利用,展现出工业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独特形态,已成为绵阳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团队成员在园区沉浸艺术欣赏的同时,也充分感受三线建设历史的厚重感,在润物无声中加深对三线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下午2点,团队成员到达绵阳市图书馆,进一步查阅更多关于绵阳三线建设的文献资料。在《激情岁月的记忆——聚焦三线建设亲历者》一书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对三线建设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文为魂、以文聚力、以文兴旅,让三线精神在当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资源平台、咨询工作人员等,团队更加深入了解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事件、布局、选址、建设成就及其对绵阳乃至整个国家的深远影响。

峥嵘岁月,如画如歌。建设大三线,为绵阳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创新基因”,拂去岁月的尘埃,这座新中国发展史上的精神丰碑依然光芒闪耀。三线建设虽已成历史,但三线精神仍持续影响着西部大开发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今天的调研与学习,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体会三线工业遗产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而当前保护工业遗产的意识还不够普及,保护方法也较为单一。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打造绵阳三线建设文化品牌,仍需团队进一步深入探索。

供稿:刘礼杰、郭书宏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郭书宏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4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