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核雕寻根团队带你走进核雕之旅

发布时间:2024-08-06 12: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姝涵   阅读 1.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李姝涵)"一把雕刀一粒核,运筹帷幄见神功。”潍坊核雕,一门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民俗技艺,从清代末年发展至今。核雕不仅凝聚着手艺人巧妙的构思,也承载着一段段传奇的民间故事和人们日常的生活碎片。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潍坊核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潍坊著名核雕传承人王建学响应潍坊市政府的非遗创新政策,创作出《潍坊故事》、《十二圣贤》等系列核雕作品,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与传承核雕,提升了潍坊核雕的知名度,使得潍坊核雕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王建学核雕作品展示  李姝涵/摄

2024年7月28日,中国海洋大学“核雕寻根——让民间艺术重返民间”暑期调研团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十笏园的非遗空间,对核雕传承人王建学进行采访。

王建学的办公室仿佛一精微的艺术殿堂,踏入其中,一股浓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氛围扑面而来。工作室内,一排排精妙绝伦的核雕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它们不仅是自然与匠心的完美融合,更是雕刻家智慧与创意的璀璨绽放。墙面与特制展示架上,这些核雕作品或悬或立,每一颗果核仿佛都被赋予了灵魂,细腻入微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即便是芝麻大小的面部细节,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该作品展示了<<清明上河图>>局部画面  李姝涵/摄

团队成员与王建学共同交流探讨了核雕艺术的传承脉络与发展前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这位从玉雕领域跨界而来的艺术家,因机缘来到了潍坊,将玉雕的独特韵味与核雕的细腻技法巧妙融合,开创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铸就了他卓越的工匠精神与不朽的艺术成就。王建学还积极投身于核雕艺术的传播与弘扬,在潍坊市政府的支持下,他创作了潍坊故事系列、十二圣贤系列等作品,不仅展现了核雕工艺的精湛技艺,更深入挖掘、传播了潍坊丰富的民间文化,让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跨越地域界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面对艺术传承的深刻话题,王建学的回答言简意赅——坚持。这两个字,既是对过往努力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激励着每一位热爱艺术、追求卓越的人不断前行。

团队成员与王建学进行交流  李姝涵/摄

交流之余,王建学还为团队成员演示了核雕的雕刻技巧。精准而流畅的动作,仿佛是在讲述一段段关于匠心与坚持的故事。王建学表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手工艺不仅仅为了谋生,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情操陶冶。成员们在惊叹于技艺之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王建学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更体会到了传统工艺背后的深厚情感和文化传承的千斤重担。

王建学为团队成员演示核雕技巧  李姝涵/摄

王建学自身对于艺术和文化传承的追求,以及对当下中外文化关系的见解也引发团队成员的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确实需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承理念,但绝不应该忽视或放弃本土文化传承的独特价值。保护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回望那一件件精美的核雕作品,它们不仅是王建学艺术生涯的见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现。共同期待核雕艺术能够在更多艺术家的努力下,继续发扬光大,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团队成员于十笏园门前合影  李姝涵/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姝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