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赴贵州土城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04 21: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邓惠钰 程伊梦 王婷婷 高美曦   阅读 9.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邓惠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了缅怀先烈,传承长征精神,锤炼当代大学生的意志。8月2日至8月4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走赤水之道, 忆长征之韧”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四渡赤水纪念馆和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参观并开展学习活动。

重温历史,铭记辉煌

四渡赤水,那是一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篇章。在那片红色的土地上,革命先辈们以超凡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书写下了军事史上的传奇。

踏入四渡赤水纪念馆的那一刻,实践队成员们仿佛被一股强烈的历史气息所包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英勇与智慧。

四渡赤水纪念馆是由张震题写馆名,在红军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内陈列展出。其展厅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陈列进行,战史陈列详实地再现了红军遵义会议后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历史。它分为“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二渡赤水,避实击虚”、“三渡赤水,调敌西进”、“四渡赤水,跳出合围”“游击武装”共五个篇章,全景式呈现了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

这次进入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参观让实践队成员们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洗礼。成员们相信,这次经历将成为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奋斗。

缅怀英烈,铭记史恩

实践队怀着崇敬与庄严的心情,来到了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青杠坡距离红军一渡赤水的土城只有3公里,属战略上的“咽喉要道”。现在有一座纪念碑高耸在一个山坡上,那是为永远铭记在青杠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红军将士,纪念碑高19.35米高,寓意1935年那一段峥嵘岁月,碑身正面,由张震题写的“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几个鎏金大字闪闪发光,底座的正面写着“青杠坡战斗遗址”。

实践队一行人缓缓来到纪念碑前,肃立默哀。那一刻,他们仿佛听到了烈士们英勇抗敌的呐喊声,感受到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成员们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敬意和感慨。

在这几天的社会实践调研中,给实践队成员们留下了很多的深刻的印象。这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伟人功绩和体验红色文化,在缅怀和追忆中积蓄青春力量,更加激发了爱国热情和责任感,这些伟大精神也鼓舞着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奋斗、增长才干,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惠钰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2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