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行乡间,悟成于路——白沙生殖健康普及之旅的青春行动

发布时间:2024-07-30 14: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成秋菊   阅读 5.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成秋菊、朱敏)责任在肩,行于乡间,感悟成长。我们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彝”彩童心实践团队听见她的声音,来到江津区白沙镇,进行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忽晴忽雨天,不变的是我们的初心,我们通过社会实践平台走进白沙、了解白沙,一同在红色白沙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只有走进社会,深入社会,感悟社会,才能有所收获。我们在白沙当地走访宣传过程中,对责任感的理解逐渐加深,同时,也让我们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决心。以下是我们的心得总结。

社会责任感

在沿街调研中我遇到了一位令我感触最深的销售阿姨,她感叹“她们那个年代难以接触到关于生殖健康及性教育的知识,现在通过网络了解到一些关于HPV的知识,但受限于价格,无力承担疫苗的费用。”阿姨还感叹道:“现在的HPV疫苗的价格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太贵了,要是价格能低一些,就可以让自己和子女打上疫苗了。”是呀,谁又不想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健康的生活呐?这一刻,让我切实地感受到身为一名医科院校的学子的责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是但在我们身上沉甸甸的使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为生命高歌,我们责无旁贷。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刘鑫锐

在长达七天的下乡实践活动中,我们于滨江路领略白沙美景,于大街小巷体验人文情怀。在一次又一次的宣讲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了性教育对于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意义,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庞,一次次积极踊跃的发言,我们在团结中奋进,在反思中成长。回望来时路,“彝彩童心”团队不断叩问初心,从前期活动准备到烈日炎炎下的切身实践,我们勇往直前;展望未来景,我们将持续致力于乡村未成年人性教育蓬勃发展,为乡村贡献出自己的青春风采!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赵文乐


 在实践过程中,我亲身踏入乡镇的每一个角落,与居民们面对面交流,那份来自心底的震撼与责任感愈发强烈。我深刻意识到,生殖健康教育与性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个体尊严、家庭幸福乃至社会和谐的基石构建。调研的每一刻,都像是在揭开一层又一层的面纱,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许多居民,尤其是女性和青少年,他们对生殖健康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传统观念或是道听途说,缺乏科学、全面的认知。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生殖健康问题时手足无措,甚至可能因误解而陷入困境,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更令人忧虑的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误解如同枷锁,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对性教育的避而不谈,往往让青少年在好奇心驱使下走向错误的探索道路;对避孕知识的缺乏,则可能导致意外怀孕、性传播疾病等问题的频发。这些现象,无一不在提醒我们,生殖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已迫在眉睫。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姜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肉体的酸痛不敌灵魂的快乐,在亲身体验过后,我们发现自己在实践大课堂中悄然发生改变。

自我成长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真切地体会到了学校与社会的天壤之别。在学校里,你有任何问题,只要你积极去求助,不论是老师抑或同学,都会伸出双手提供帮助。在实践中,无数的人会质疑你更别说协助你填写问卷做调研。参加这次的三下乡后,我学会了和不同背景、年龄的人交流,学会了笑着接受别人的拒绝,学会了主动去表达自我……我更加珍惜和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任务的时光,我宣讲,你拍照,他写稿,她排版。当看到我们的成果推文被发出来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我也珍惜给大家讲解急救知识的时光——将这种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技能教授给更多的人何尝不是一种成就,但我祝愿所有人都健康长寿,无需用到这些。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李佳雯

这次深入乡村的调研活动,如同一面镜子,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所学知识的力量与价值。在每一次与村民们的交流中,我都能够运用自己在生殖健康领域所积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解答疑惑,驱散迷雾。当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以及得到解答后那份释然与感激,我深刻体会到,知识的传递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心灵的触碰与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是多么宝贵。它们不仅是我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能够照亮他人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在将来,我会更加珍视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课堂上的聆听、书籍中的探索,还是实践中的尝试与反思,我都力求将其转化为能够为他人带来帮助的力量。我深知,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贡献于他人。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朱敏

实践之路并非一路顺畅,一方面由于居民防诈意识的提高,一方面由于宣讲话题的敏感性,我们中途也遇到不少“小插曲”。

小插曲

在进行街头调研时,遭到了一些当地居民的怀疑,被当成“骗子”时感到有些无奈和委屈,但大多数居民在听完我们的自我介绍和解释后,都友好地接受了我们的调研,认真地填写调查问卷,看到他们专注的模样,我感到团队的心血有被认真对待,非常开心。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段佳艺

刚开始,我期待着未来七天实践生活,但现实却狠狠地给我上了一课。最开始联系好的地方团委在临出发前几天拒绝了我们的来访,来不及伤心,转身就投入到寻找新的实践地点的任务中。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吉克伍牛

我主要负责调查问卷制作,在工作中我感受到很大的压力。由于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隐讳性,问卷经常不断修改,从年龄范围、问题数量的设置再到问卷摘要的描述,每一处都是团队精心设计的成果。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方露涵

宁静古朴的小镇,热情纯真的乡民,灿烂明媚的笑容,是我们对白沙的印象,也是白沙真实写照。七天的调研实践,穿梭在白沙的街头巷尾,我们对白沙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地了解。

风土人情

为期7天的白沙镇三下乡之行从人来人往的白沙广场到古色古香的石坝古街,再到童心洋溢的社区文明实践站,每一程都闪耀着独特而又充满魅力的光彩。回想本次三下乡之行,脑海里闪过的是白沙广场上的充满热情的居民脸庞,是石坝古街遗留的历史痕迹,是文明实践站里的一张张洋溢的可爱笑脸。在一次次交流与宣讲中,我感受到了当地朴实的文化氛围,也收到了小朋友的热情回馈。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周川晴

这次的实践中我第一次见到了长江,第一次体验坐船,第一次参观影视基地……在一个个的第一次中感叹不虚此行。山河之壮丽,民情之淳朴,文化之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彝彩童心”实践团队成员吉克伍牛

回顾这七天的白沙之行,这些关于成长、责任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青春的天空。无论未来我们身处何方,白沙这段经历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广阔的天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敏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7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