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杨珊珊) 70年前,第一代军垦战士在南疆戈壁荒漠中挖渠引水、开荒种地,建造了一座座城市。7月5日至12日,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星火实践小队”再次走进兵团田地,开展“研农灾,治农害”的实践活动,解民生、治学问、练本领。
图为在实践活动中与十二团农户张福生合影(摄/马丁祎)
深入调研,掌握农业数据。7月5日,“星火实践小队”前往阿拉尔市气象局调研,了解人工影响大气的科学方法,观看气象数据观测流程,为后续调研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农田,实地了解农害。7月6日,团队在农户张福生带领下考察56号棉花地,了解因雨水过多导致的棉花长势问题。团队发现瓢虫在田间捕食蚜虫,显示出除虫措施的有效性。
深入连队,参与农业实践。7月7日,团队在十二团深入了解作物种植情况,并在阿布力大叔指导下参与棉花地除草作业,体验农业劳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阿布力大叔指导下进行除草作业(摄/任星宪)
走访十六团,见证“绿色革命”。7月8日至10日,团队走访十六团,见证棉花打顶行动,了解如何通过精准农业技术提升作物产量。
汲取经验,提出科学减灾措施。7月11至12日,团队通过调研和农户经验,提出减灾措施,包括抢排田间积水、加强田间管理、灾后管理等,以科学方法减轻灾害影响。
理论与实践结合,服务农业发展。通过6天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用脚步丈量农田,用眼睛发现问题,用耳朵倾听需求。他们相信,未来“星火实践小队”将继续在强农兴农的实践中绽放青春,为南疆这片热土贡献力量。(通讯员杨珊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珊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