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廖铠涛)“抓好一三五,做强百千万”,投身“百千万工程”项目热潮,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机电学院重启“机”聚云浮,“桂”馥同嚣突击队,再次深入云浮市镇安镇旺洞村,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旨在精准对接当地需求,赋能旺洞村肉桂产业,助力乡村发展。
图为“机”聚云浮,“桂”馥同嚣突击队于旺洞村肉桂基地合照
(一)组织建设创新乡村振兴:“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提质增效
肉桂种植加工产业是旺洞村“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旺洞村将把发展壮大肉桂种植加工产业作为重要任务。
图为突击队与旺洞村村委干部讨论交流
突击队参加了与镇安镇旺洞村的突击队行动对接会,镇安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主任林英键、旺洞村村委干部苏锦凤和冯华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机电学院赵岱奇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
村干部苏锦凤指出了当前肉桂剥皮技术存在的不足,她希望突击队能够在正确的指引下,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和专业特点,探索肉桂生产机器的改良技术,以科学技术为引擎,助推肉桂产业发展。
图为突击队与镇安镇旺洞村开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对接会议
会后,突击队针对调研内容和村民需求,以小组形式、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从关键部件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智能识别三方面展开研讨,着力于打造符合旺洞村的肉桂剥皮机。
未来,旺洞村将盘活资源深挖潜能,有效利用每年生产中闲置的肉桂再加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肉桂全产业链条,持续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家家户户都可因肉桂而迈向致富之路。
(二)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演绎特色专业与特色农业的交响
“机”聚云浮,“桂”馥同嚣是一支具有“技术+师范”特色的突击队,这里融合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力资源。突击队以本次调研为契机,将实现专业特色与旺洞村特色产业双向奔赴。
图为村干部冯华坚带队考察肉桂加工设备
突击队前往旺洞村肉桂基地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会中村干部苏锦风指出的技术研发上所遇到的困难,在村干部冯华坚的带领下,队员们带着疑问共同参观旺洞肉桂合作社及加工厂,并对现有的五台机器运作原理和操作流程有了更深度的了解。
图为突击队考察肉桂生长环境
突击队还实地考察了肉桂的生长环境,探究了其剥皮和加工流程,并深入村中耐心倾听了村民们的实际需求与心声。队员观察发现,在机械设备方面,旺洞村仍有较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针对欠缺,突击队成立了科创小组,并邀请了专业老师做相关指导。队员们构思出一条集定值切段、定向分类、定位剥皮于一体的全自动流水线,这将大大减少人力的投入,同时这将使肉桂加工更加专业化、标准化。
(三)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更多的文化节目和表演形式走进乡村
“机”聚云浮,“桂”馥同嚣突击队走进群众,突击队通过线下走访和文明摆摊的形式,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三伏天健康养生、防溺水、反诈骗、机器人相关的宣传活动,让文明之风吹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图为突击队进行反诈骗宣传摆摊
在田间地头、在大街小巷,为“黄发”普及养老诈骗的一般形式、识别手段和解决方式。在摊位上、在校道中,让“垂髫”在防溺水、防诈骗主题的小游戏中筑牢安全意识。小朋友们在小玩具和游戏的吸引下,纷纷前来抢答,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安全自救知识。
引导村民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培养科学文化兴趣与学习氛围,有助于塑造务实向上的乡村文化。
图为突击队走访宣传知识
星光璀璨之下,“机”聚云浮,“桂”馥同嚣突击队在镇安镇热闹非凡的“村BA”赛场上,为村民们献唱一首经典粤语曲目《海阔天空》,曲目激昂旋律响彻云霄,不仅点燃了现场的氛围,更让每一位在场的居民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齐声高歌,共同编织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篮球夜画卷。
图为突击队在“村BA“上的中场暖场表演
未来,“机”聚云浮,“桂”馥同嚣突击队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乡村实际紧密结合,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敢于创新实践的路径,矢志不渝地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图为突击队合照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铠涛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