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成都工业学院聆听心语志愿青春践行团在郫都区书院社区举行了急救知识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27 17: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希瑗   阅读 7.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王希瑗)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仍时有发生,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火灾、溺水等意外伤害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主任委员张文中宣读设立“国家急救日”倡议书。倡议书呼吁将每年1月20日设立为国家急救日,以提高社会急救能力建设,完善城乡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加强多部门跨行业协作融合,倡导国家大急救理念,构建社会大急救体系。

成都工业学院聆听心语志愿青春践行团与郫都区书院社区微网实格治理服务中心的合作下,2024年7月8日举行的急救知识宣讲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能培训,更是一次社区居民安全意识的深入灌输和实践。

这次活动以生动的讲解、现场演示和互动体验为特色,向居民们传授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技能,使这些关键的生命救护措施深入人心。主持人王希瑗同学以其精彩的主持能力,为活动增添了一份活力和亲和力。活动现场的热闹氛围反映出社区居民对学习急救技能的积极态度和渴望。

图为团队成员中主持人进行知识讲解。成都工业学院 毛云粲 供图

展示正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时,讲解员们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确保居民们能够清晰明了地掌握这项关键技能。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讲解员们详细的讲解了相关过程首先确认意识和呼吸:轻轻摇晃患者并大声呼喊他们的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仅有间歇性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让其他人帮忙拨打。将患者平放在硬而平坦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胸部,每次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在每次按压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钟。持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然后再次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如果患者仍然没有反应或仅有间歇性呼吸,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同时,志愿者们还设置了模拟人道具,让居民们亲身体验心肺复苏的操作过程,感受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当然绷带包扎法的五种常用方法,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八”字绷带包扎法,回反包扎法,三角巾的用处包括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的学习内容。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心肺复苏演示。成都工业学院 毛云粲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对绷带包扎法演示。成都工业学院 毛云粲 供图

在急救讲解员们的指导下,居民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互动问答和实操练习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不仅理解了急救的重要性,还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并在模拟人道具的帮助下真正体验了心肺复苏的过程,深刻感受到了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行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一位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激动地分享道:“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情,现在才知道普通人在关键时刻也能够发挥作用。”这正是急救宣讲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激发居民们的自信心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除了技能的传授,活动还深化了居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讲解员们结合真实案例详细阐述急救知识的应用场景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居民们不仅了解了如何正确施救,还明白了每一秒钟的重要性。这些都为构建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聆听心语志愿青春践行团承诺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宣传活动,这不仅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互助的社区。未来,随着更多居民的参与和支持,急救知识普及的行动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使得更多人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通过这次急救知识宣讲活动的全面报道和深入分析,团队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急救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努力,为每个社区居民的安全保障贡献大家的力量,更多人在紧急时刻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图为团队成员在活动结束后与居民合照。成都工业学院 毛云粲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希瑗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