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写梅洋发展新篇中勾勒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游雨欣)7月6日至7月20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甄”才实干青春有为实践队赴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梅洋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乡村有需求,高校来答题”的“需求+”模式,深入了解当地民情、经济状况,积极回应乡村发展的呼声。实践队致力于挖掘和推广梅洋村草编文化,结合学科和专业优势,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动梅洋村民宿产业发展,为该村文旅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共绘梅洋:村貌村情和发展潜力
实践前期,在和村书记黄加耀先生开展的面对面座谈会中,实践队成员对该村当下的发展需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一是该村旨在打造“一村一品”草编工艺特色品牌村,二是推进民宿品牌化集群的打造。以此为实践依托,队员们深入了解村貌村情,探索该村发展的更多可能,并确定了实践方向和内容——以宣传梅洋村特色为落脚点,将挖掘当地特色草编文化定位为实践中心,并将这一元素融入到对民宿的宣传中。
为了对梅洋村有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实践队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参观了村里的茶园和果园。据了解,梅洋村的绿色生态和对特产的利用都将成为促进该村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平日里,成员们常常走访村民的家,在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中,不仅感受到当地淳朴和善的风土人情,还为留守老人送去关怀和温暖。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洞悉梅洋:草编风华与民宿新生
实践过程中,实践队重点参观了当地草编工厂,在与负责人黄先生的访谈中掌握了当地草编工艺发展的脉络和情况。在近距离观看草编工艺流程和亲身体验之后,成员们深刻地理解了草编工艺的复杂性和艺术性,对传统手工艺人的技艺和耐心表示由衷的敬佩。
此外,为更加有效地促进当地民宿产业的发展,成员保持与当地民宿行业发展领先者的联系,通过访谈、互动等形式不仅对目前该村民宿行业发展现状和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加深了对当地特色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致力于挖掘当地民宿运营的独特模式——每个民宿都结合梅洋村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主题和品牌。未来,梅洋村的民宿群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镌刻梅洋:讲述故事和传递特色
经过充分讨论和策划,团队决定采用“IP形象设计+新媒体平台推广”的线上宣传策略,以全面推广梅洋村的特色。实践队在充分了解当下新媒体宣传的优势所在和潜在困难的基础上,为迎合更多人的喜好,从实践队日常、讲述草编故事、传播梅洋特色等角度创造了许多优质的短视频,加上精美推文的制作,对梅洋村特色的宣传达到了可观的效果。在本次宣传活动中,实践队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果:结合实践地特色设计IP形象并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推文累计阅读量超过1200次,收获总点赞数218个;新闻稿的阅读量更是达到了18,000次以上,获得总点赞数785个;而每条视频的平均浏览量达到了1700次以上,总计获得点赞数968个。团队除了宣传任务,还承担了将草编融入研学的项目。为此,成员们实地考察了工厂,挑选了适合研学的草编产品,并完成了一份产品调研报告。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和意义,也看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知行合一”的真谛。本次“需求+”模式的社会实践不仅增强了实践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还为今后的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借鉴。未来,成员们还将积蓄前行的力量,不断创新思路,紧随时代的步伐,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交出令时代满意的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游雨欣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